更多
2011-04-08
193 瀏覽
來過這裡多次但已是多年前的事,從不建議四人以下來吃飯,因每次來想吃的東西實在太多,如果人數少恐怕只叫一條啜魚吃完已可埋單!身邊一眾友人也對水產類興趣不大故想來吃不易(不像現在可召集食友組局這麼方便)早前在飯局上提起吃河鮮一衆食友也反應熱烈,河鮮小局終於成事!多年不變依然是晚晚爆滿!白灼魚皮----拌碟的子薑有辣勁,魚皮質感是先爽後粉,是汞水不足的緣故吧!天麻蟲草花燉魚頭----打開蓋那股濃郁的藥材味道已一湧而出,看見窩內的巨大魚頭及堆得如小山般高的碼料是不是真材實料已無用多說。湯色深而清味道醇和順喉。釀青椒/炸鯪魚球----這裡的青椒好像特別厚身似的,煎得透不帶半點生澀。鯪魚球沾了米粉同炸,外層鬆脆內裡鯪魚鮮味彈性十足。薑蔥炆花錦鱔----厚身的皮層膠質極重,燜得入味的鱔件每一件也非常厚身肉質彈牙!連煲內的馬蹄及蒜子也吃至一粒不留。豉汁蒸蟶子----比筷子還要長的蟶子夠新鮮,蒸得僅熟質感柔軟鮮味十足!魚腸煲----把內裡的雞蛋拌勻時煲仔的熱力把配料的香味全逼出來本應十分吸引,但魚腸的苦味甚濃,吃一小件已停筷。銅盤蒸污糟雞----記憶中早年吃到的是雞件斬得比較細碎紅棗也下得較多,只以一個
早前在飯局上提起吃河鮮一衆食友也反應熱烈,河鮮小局終於成事!
食物及湯放涼了店方也很樂意為我們拿回廚房翻熱,好讓隨後到的食友有熱的東西吃!有這份心思是服務值得高分的原因。
這裡沒有華麗包裝或提供帝皇享受奴隸式服務這些東西,賣的是穩打穩扎的廚功及新鮮材料。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