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29
52
餐廳: 創發潮州飯店
資訊:

為推動全港減鹽減糖新飲食文化及新生活態度,環境及生態局、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及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推出了「少鹽少糖食店計劃」,參與食肆會提供少鹽少糖選項予顧客,部份更會提供特定減鹽減糖菜式。參與減鹽減糖食肆會獲發計劃標誌,以供張貼於店舖內,供顧客識別。詳情可在此瀏覽:https://www.eeb.gov.hk/food/cn/committees/crss/restaurants.html

等級4
2011-10-16 395 瀏覽
昔日舊機場已經搬走,但九龍城不失為食肆的集中地,區內就由幾條「巨柱」支撐著,除粵菜及東南亞菜外,潮洲菜的風采亦是不容忽視。當中就以創發為表表姐,屹立多年的老牌飯店,已招待過不少老饕名人,道聽途說下亦聽過不少故事,今次承蒙攪手的邀請,成為宴上客的一份子,不知在自己身上,會發生怎樣的經歷?!地點不算好找,於細雨紛紛的晚上,歷經轉折下總算到達目的地,剛好遇見相識的食友,招呼寒暄之餘,也略為視察一下環境,第一個的印象,就是門口櫃檯上掛著的凍吃海產,例如凍蟹及凍龍蝦等,另外門口處備有各式游水海鮮,任君選擇。進入門口之後,則是一個面績不少的區域,擺放著多道「打冷」食品,另有幾個不停翻滾的大鍋,合共約廿餘款的數量,這可是潮流菜的靈魂之一,當中傳來香噴噴的味道,與諸位食家的散文內容,盡是肳合相同。被配坐二樓的大廳上,這四圍的飯局賓客,仍是新知舊雨的組合,由於潮州菜的食譜不乏濃味的菜式,見價錢不貴之下,也自購了紅酒作配菜之用。當晚十一人的一桌,在座者雖較為生疏,總算承蒙賞面,酒杯由四個開始,到後來的五個之數,到第六個時已改用上水杯來頂替,剛好清光了一整瓶,不失為樂事一樁。當晚就以一碟滷水鵝肝「打響頭炮」
更多
招牌老店
9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昔日舊機場已經搬走,但九龍城不失為食肆的集中地,區內就由幾條「巨柱」支撐著,除粵菜及東南亞菜外,潮洲菜的風采亦是不容忽視。當中就以創發為表表姐,屹立多年的老牌飯店,已招待過不少老饕名人,道聽途說下亦聽過不少故事,今次承蒙攪手的邀請,成為宴上客的一份子,不知在自己身上,會發生怎樣的經歷?!
各款海鮮,任君選擇
12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地點不算好找,於細雨紛紛的晚上,歷經轉折下總算到達目的地,剛好遇見相識的食友,招呼寒暄之餘,也略為視察一下環境,第一個的印象,就是門口櫃檯上掛著的凍吃海產,例如凍蟹及凍龍蝦等,另外門口處備有各式游水海鮮,任君選擇。
內裡有不少打冷小吃,這裡只屬小部份
16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進入門口之後,則是一個面績不少的區域,擺放著多道「打冷」食品,另有幾個不停翻滾的大鍋,合共約廿餘款的數量,這可是潮流菜的靈魂之一,當中傳來香噴噴的味道,與諸位食家的散文內容,盡是肳合相同。
自家紅酒,半圍人剛好飲完一枝
7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被配坐二樓的大廳上,這四圍的飯局賓客,仍是新知舊雨的組合,由於潮州菜的食譜不乏濃味的菜式,見價錢不貴之下,也自購了紅酒作配菜之用。當晚十一人的一桌,在座者雖較為生疏,總算承蒙賞面,酒杯由四個開始,到後來的五個之數,到第六個時已改用上水杯來頂替,剛好清光了一整瓶,不失為樂事一樁。
鵝肝及出色之作
124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當晚就以一碟滷水鵝肝「打響頭炮」,過往曾在其他潮式店子品嚐過鵝肝食品,今次印象較深的是口感上的不同,質感明顯來得更加幼嫩細滑,豐胦之味自然不在話下,用上滷水灼過之後,也帶出濃香的食味出來;熱吃下的油膩感亦不重,整體來說已是「先聲奪人」。聽攪手的介紹,據知這來貨是採用法國的糟養法處理,不是坊間用上鵝類的剩餘內臟可比。

鵝肝以外,還有滷製過的鵝腸搭獅頭鵝,這鵝腸真是不得一讚,來得肥美而爽脆,結果這鮮味貨色,一起箸已捨不得停手,始終數量有限,加上打後菜式不少,仍要忍手一頓。反而同場的斬件獅頭鵝肉,雖然皮薄肉厚,其質感肉香僅屬中上水準,而陳年滷水的味道,亦偏向以濃味為主,差了一點清香。
肥美鵝腸及燻鴨水準也高,惟獅頭鵝較為遜色
122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同場的潮式燻鴨就來得甚為精彩,原隻大鴨經滷製之後,再用上茶葉及糖類加以煙燻,看表層已弄得甚為色深,入口上確有一股不輕的燻香,肉質偏向嫩身而膩感不重;底下剛好迫出一層味汁出來,亦令不致乾身,同為家禽類的菜式,今次純以傳統的手藝稍勝一籌。

品嚐完滷水食譜後,第二輪來幾個打冷小吃,看這系列也配合了一個主題,恰好以豚類作為主打。先來的有豬腳凍,是花功夫卻賣不得貴價的小吃,先將豬腳去骨起肉,再加上調味煮成湯羹,最後再雪凍弄成榚凍之物,清爽而濃味的出品,雖未致十分美味,不失為傳統而有心思之作。
三味打冷菜是有心思,惟口味偏重,亦有所重覆
8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另有花生炆豬尾,潮流人素來節儉,平時連肉檔的「下欄」也物盡其用,略帶膠質的豬尾肉見其嫩滑,配合南乳汁及大量花生,是一道喜愛的送酒之物;據知今次用的是日本來貨,印象上確來得不俗。最後是家常的粟子炆豬手,咱家也吃過相若的菜式,豬手來得皮滑肉厚,不過味濃之餘,累積下的口感已不免膩了一點,總算喜歡粟子這食材,剛踏入當造期下,雖然來得碎了一點,不失為粉糯香甜。
肉類以外,幸好還有煎魚及炒薄殼
15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打後來一碟香煎魚,吃的是鷹倉的尾部,煎後只滴上醬油加以吊味,表層來得香口,肉質結實之餘也不粗嚡,嚐起來可有數分鮮味。到奉上那碟沙茶炒薄殼時,可嚇了一跳,因為份量實在十足,來自汕頭的罕有貝類,經過沙茶醬及金不換炒製之後,來得香濃惹味,拿上每一隻啜入口中,入口頗為鮮嫩,但不少已炒至離殼,要撈底才吃得著;據知今季來貨已屬水尾,要吃可要來年請早。
炒魚麵及芥蘭度屬清淡菜式,來得有鑊氣,不俗
9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中後段來上一點清淡的菜式,有別於普通的芥蘭,這炒芥蘭度又是一道下了功夫之作。撇除浪費廚餘的層面,芥蘭只用菜梗的部份,並刨去多餘的外皮,幼段而清甜的菜質,配以蝦乾及腩片加以炒製,清爽中亦不乏鮮味,總算平衡一下前段累積下的重口味。至於炒魚麵的鑊氣亦是足夠,用魚漿壓成的麵條,口感爽身彈牙,配上些許蝦仁及韭黃,鮮味可來得不俗。
炸物水準不過不失
6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尾段來上煎炸食品,炸棗是在潮流菜館常見的款式,問明下左邊方塊的是蟹肉,右邊丸狀的則是蝦肉,內裡釀了茡薺,味道帶甜而香口,就是欠了一點熱騰之感,印象不算深。另有一大碟水瓜烙,將水瓜切段之後,加入了蝦肉及薯粉漿炸成,趁熱吃下香口而略帶煙韌,亦夾雜了一點清爽及鮮味,內裡就是找不著蛋類的成份,也不太肯定那種方法何謂正宗。
甜品傳統而有心思
9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甜品共有兩款,反沙香芋也不是甚麼難尋之物,將芋頭切件落鑊走油後,再混和砂糖不停翻炒至「起砂」為止。表面的糖漿凝結成香脆的外層,而芋條大體軟糯鬆化,入口則有一股淡味甜香。較特別的是少有找到的慈殼粿,於粉團上摻入了艾草汁,再用餅模壓成獨有形狀後煎成,內裡釀了香甜的綠豆蓉,加上外層亦一點獨有的甘苦味,確有一點美味的潮州特色。

合共十四碟菜式甜吃,總共約廿百四十元下樓,論大部份的出品也是水準之作,作為老店一間,這方面確應給予肯定。惟美中不足的是整體上偏向為味濃,幸好帶了紅酒前來,否則累積之下,這重味膩感也有點吃不消;一頓全面的餐宴,於五味俱全之餘,亦要兼顧濃淡的調子,如果能減持一兩道濃味之物,改為清淡的菜式及湯羮等,整體效果可會更佳。
來一杯功夫茶,香氣樸鼻,味道甘醇
7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或者這樣說,今餐仍未嚐盡創發的精粹,知道這裡的海產類極其出色,不論凍食的魚飯,還是即弄的游水海鮮,亦是享譽於食壇之間;當然知道價錢絕不相宜,點上後的預算會大為提高,這方面是明白的,當晚還是滿意惡男兄的安排,想品嚐這裡的海鮮,看來可要等待下一次的機會了。開首及後段各送來一盤功夫茶,到這一刻,仍回味這鐵觀音的甘醇之味。

陵之微調:B+

聚餐於二零一一年十月十二日晚上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1-10-12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240 (晚餐)
推介美食
招牌老店
各款海鮮,任君選擇
內裡有不少打冷小吃,這裡只屬小部份
自家紅酒,半圍人剛好飲完一枝
鵝肝及出色之作
肥美鵝腸及燻鴨水準也高,惟獅頭鵝較為遜色
肉類以外,幸好還有煎魚及炒薄殼
炒魚麵及芥蘭度屬清淡菜式,來得有鑊氣,不俗
甜品傳統而有心思
來一杯功夫茶,香氣樸鼻,味道甘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