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7-27
393 瀏覽
晚飯宵夜,香港人間中也會吃潮州打冷。不過隨著很多新派的潮州菜館落成,變成專吃燕、趐、鮑的地方時,大家對潮州菜的印象開始模糊起來。而我是從來不會到那些新派,高尚的潮州館吃潮州菜,不是說他們做的食物不好。而是我較喜歡到一些平民街坊格局的打冷擋,吃一些平凡簡單的潮州菜。別看小這些簡陋的店,做出來的菜往往是最正宗,最吸引的。簡簡單單反而給人有一種溫暖熱情的感覺。其實潮州菜都有很多特色小菜,但因為這些都是「粗菜細做」的關係,不少菜館都感到麻煩,久而久之便越做越變質。風球除下,晚上又是時候出去覓食。這次選擇走到偏遠一點元朗又新街。這條街又被稱為食街,小小的街道,已有幾十間不同種類的食肆。我們先把車子停泊好,再看看有什麼食肆吸引。由於天氣不太穩定,不時下著陣陣毛毛雨,我們便走過對面馬路,看到這間打冷店門處擺滿了一列五花八門的海鮮,玻璃廚櫃上掛起豬腸,韮菜,滷水鵝,凍花蟹。涼吃的掛起來,熱食的在溫著,琳琅滿目,任君選擇,五顏六色的非常很吸引。二話不說,就選擇到這𥚃用饍。一列五花八門的海鮮,魚,蝦,蟹, 真的令人垂涎三尺。簡單的一盤盤冷盤小菜,已令人目不暇給。食物整齊地一盤盤放在枱上,好讓客人挑選。甫進
而我是從來不會到那些新派,高尚的潮州館吃潮州菜,不是說他們做的食物不好。而是我較喜歡到一些平民街坊格局的打冷擋,吃一些平凡簡單的潮州菜。別看小這些簡陋的店,做出來的菜往往是最正宗,最吸引的。簡簡單單反而給人有一種溫暖熱情的感覺。
其實潮州菜都有很多特色小菜,但因為這些都是「粗菜細做」的關係,不少菜館都感到麻煩,久而久之便越做越變質。
風球除下,晚上又是時候出去覓食。這次選擇走到偏遠一點元朗又新街。這條街又被稱為食街,小小的街道,已有幾十間不同種類的食肆。我們先把車子停泊好,再看看有什麼食肆吸引。由於天氣不太穩定,不時下著陣陣毛毛雨,我們便走過對面馬路,看到這間打冷店門處擺滿了一列五花八門的海鮮,玻璃廚櫃上掛起豬腸,韮菜,滷水鵝,凍花蟹。涼吃的掛起來,熱食的在溫著,琳琅滿目,任君選擇,五顏六色的非常很吸引。二話不說,就選擇到這𥚃用饍。
端上枱時笫一眼看到那五花腩肉,感到膽固醇超標,但吃下很有嚼勁和有豬肉樸實的香味。
這裡的滷水汁是秘制的,除了有醇厚的五香感外,還有特別的薬材香氣,吃下咸中帶甜,非常惹味。
鹵水鵝腸十分爽口彈牙,每一條都吸了很香的滷水味,不太濃,肥痩度適中。
墨魚和紅腸切得比較薄身,口感不夠。豬耳吃下的脆軟骨有點韌,但口感脆脆的不錯。生腸吃下鮮甜爽脆,而且不會帶給人很重的染色料。雞腎吃下煙韌有勁的口感,很爽脆。至於大腸,粉腸滷得夠淋夠入味,而且一點腸異味也沒有,特別喜歡吃這裡的豬粉腸,它那粉腍的質感配合其自製的滷水汁一起吃,簡直是令人讚不絕口。再配合其自制的蒜泥醋蘸汁一起同吃,既開胃,又醒神。
正宗的蠔仔粥要飯粒完整,粒粒分明,這裡的出品做到了。店裡選用不比指甲為大的小蠔,卻能帶出粥豐富的海鮮味道。略帶一讚就是師傅火候拿得恰到好處,蠔仔剛熟又沒有穿肚現象。湯底還有蔥,薑,冬菜,尤魚和碎豬肉,配料豐富,吃下的湯鮮甜無比。如果能加一點大地魚,我想湯底會更加有出色的鮮味。
潮州人民刻苦節儉,潮州食物用料,原是平日手到拿來的食物,雖然並不貴價,但經過一番簡單的防腐醃製,方便人民一天體力勞動工作後,簡單快捷地翻熱,配上一碗普通的潮州粥,已經可以很滿足。
這間勝興潮州打冷店雖然賣相簡陋,但卻能做出正宗的潮州菜,食物也不俗, 而且價錢亦偏向大眾化 ,二十五元就能享用一大碗蠔仔粥,我們二人才吃二百多元 ,胃已脹飽。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