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1-12
3034 瀏覽
朋友常常說我去台灣多於去銅鑼灣,我聽後不禁失笑。去台灣主要是出差,當中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因利乘便吃許多好東西,而銅鑼灣跟台灣其中一個給我的聯想就是鼎泰豐。有沒有想過鼎泰豐最初是做什麼起家的?令人有點意想不到的是他們是由1958年賣油開始的,直至1972年販賣小籠包之後一炮而紅。現時鼎泰豐在全球十多個地區都有分店,包括台灣、香港、中國、美國、日本澳州、印尼、新加坡等都有開店,顧客也不介意排長龍等,可見他們對小籠包的熱愛。鼎泰豐曽被美國CNN旅遊網站選為全球20大最佳連鎖商店或企業的第二名,它亦是唯一進榜的台灣品牌,連知名快餐品牌麥當勞都只是排第三。另外,為了開拓日本市場,店方於2009年開發超Q版小籠包公仔,以此做出近百款紀念商品,這些週邊商品每年帶來的業績非常可觀,完全把握到日本人喜歡小玩意的心思。晚上八時許來到鼎泰豐,遠遠看見的就是店外的Q版小籠包公仔,它的手裡捧着一籠招牌小籠包,吸引不少剛用完餐的遊客爭相合照留念。這裡是派籌制,店員派輪候票的同時,也會給我們餐牌及點菜紙。店內外都圍了一大堆不同國籍的客人,身邊不時聽到法文日文國語在亂飛。我們要等11個籌,但當中竟無跳過任何一個號碼,
有沒有想過鼎泰豐最初是做什麼起家的?令人有點意想不到的是他們是由1958年賣油開始的,直至1972年販賣小籠包之後一炮而紅。現時鼎泰豐在全球十多個地區都有分店,包括台灣、香港、中國、美國、日本澳州、印尼、新加坡等都有開店,顧客也不介意排長龍等,可見他們對小籠包的熱愛。鼎泰豐曽被美國CNN旅遊網站選為全球20大最佳連鎖商店或企業的第二名,它亦是唯一進榜的台灣品牌,連知名快餐品牌麥當勞都只是排第三。另外,為了開拓日本市場,店方於2009年開發超Q版小籠包公仔,以此做出近百款紀念商品,這些週邊商品每年帶來的業績非常可觀,完全把握到日本人喜歡小玩意的心思。
入座後第一件事,除了端茶,侍者還會送一碟薑絲來,彷彿小籠包已經是一款定番菜式,不得不叫。我們點了招牌菜蟹粉小籠包,蒸籠很燙手,我想起剛剛在等位時候在廚房看到的景象,那些蒸籠,堆疊起來差不多有天花板那麼高,可以想像客人對包類的需求有多大。跟一般上海菜館的做法不同,鼎泰豐棄用有孔的蒸籠紙而改用白布墊底,這樣可以確保小籠包不用黏底。蒸籠其實可以放7個小籠包都綽綽有餘,不過空出來的地方就放了一個紅蘿蔔裁出來的蟹樣,方便店員做識別。小籠包有着又薄又透明的外皮,封口摺的很優美,我數到有20個摺口。包的餡料只有豬肉和蟹粉,咬一口,看到密密麻麻的橘紅色,以及流出來的蟹黃湯汁。蟹粉的比例很好,豬肉的鮮甜和蟹粉的鹹香都得到很好的發揮,不過宜盡快吃,放涼了就會帶腥。
題外話/補充資料:
1. 茶錢每位$8
2. 切餅費$150,開瓶費$200
3. 晚上9:45pm last order截單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