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6-23
4530 瀏覽
對於從沒吃過這類中式私房菜的我而言, 這裡的確給予一份新鮮感,大部分海鮮入饌的菜式以個別烹調手法將鮮味發揮得淋漓盡致,麻辣水煮的刺激、豉椒爆炒或黃金流沙的鑊氣,對吃膩了酒席款式的人們是多個選擇,大夥兒一起分享,談笑風生,人生一大快事啊。今天我的確懷著好奇心態前來,隱身工廠大廈的御膳,選址理由應與大部份同行相約 -- 工廠區兼樓上舖位租金較便宜吧,如今已有不少食肆彷效這經營模式維持生計。室內光線充足、簡潔明亮、也設有電視娛樂舊式升降機會打開,眼前是在社交網常見的深木色牆身與貼上不同報章食評報導,並不陌生,內裡約可擺放五枱大小餐桌,現場沒有相片中的華麗,但亦不失簡潔,最有趣是坐著邊聽到廚房內不停傳來"拋鑊"聲,早在晚上七時多,食客們已在進餐啦。麻辣滷水拼盤上桌時傳來陣陣滷水濃香麻辣手撕雞筆者3人同行,店方建議我們400元一位的套餐,當中除招牌菜式,也不乏改良或新口味,先上桌是麻辣滷水拼盤包括金錢肚、豬大腸和手撕雞翼,份量十足,麻辣雞絲香氣濃郁,青瓜絲算爽脆,夾著有嚼勁的連皮雞絲,雖不是想像中的嫩滑,經典配搭質素穩紮,麻辣味吃到中段方在舌頭發放,過癮!另一款令人心動的麻辣豬大腸,滷水香氣直撲
舊式升降機會打開,眼前是在社交網常見的深木色牆身與貼上不同報章食評報導,並不陌生,內裡約可擺放五枱大小餐桌,現場沒有相片中的華麗,但亦不失簡潔,最有趣是坐著邊聽到廚房內不停傳來"拋鑊"聲,早在晚上七時多,食客們已在進餐啦。
筆者3人同行,店方建議我們400元一位的套餐,當中除招牌菜式,也不乏改良或新口味,先上桌是麻辣滷水拼盤包括金錢肚、豬大腸和手撕雞翼,份量十足,麻辣雞絲香氣濃郁,青瓜絲算爽脆,夾著有嚼勁的連皮雞絲,雖不是想像中的嫩滑,經典配搭質素穩紮,麻辣味吃到中段方在舌頭發放,過癮!
避風塘炒大肉蟹,是這裡的鎮店之寶嘛,巨型肉蟹放在桌上已霸氣十足,風頭一時無兩,大家應了解避風塘炒料才是整道菜的靈魂精髓,用上蒜粒、辣椒、豆豉、香料和蔥段泡製,香辣惹味又夠鑊氣,與坊間帶油膩感的成品截然不同,鹹度恰好,用來拌飯或麵一流!
大肉蟹經泡油工序後,蟹味更突出更濃甜,肉汁豐盈仍保持質地嫰滑不老嚡,正好反映大廚控制火喉得宜,屬技術之作。喜歡超巨大蟹箝的爽甜啖啖肉抑或鍾情蟹身一梳梳的肉,悉隨尊便啦。
吃過面層矜貴魚後赫發現底部還有寶物,是由主廚特別訂購的紅薯粉,濶度有如意式寬條麵,長度切得適中顧及食客幾啖一口的方便,滑溜溜煙韌外,黏稠力較強,能多掛點辣油,另外還有爽口芽菜和青瓜,青瓜腍中帶脆,清甜而多汁,先煮得入味,為口中的麻痺感喚來微微清新,中和辣度。
豉椒炒蟶子皇,店方一向推介的蒜蓉蒸換上今天的豉椒炒,是主廚希望食物更具鑊氣,蟶子皇超級爽甜鮮嫩,肥美彈牙,以原粒粉腍蒜子、洋蔥、青紅椒、豆豉、薑片蔥段混合爆炒,香口惹味,每口都滲有油泡香,拌著底部鹹味適中的豉汁同吃絕對令人想到幸福滋味!
大堆頭的沙巴龍躉魚塊放在面前,陣容先教人無可抗拒,筆者當然選最愛的咸蛋黃流沙,每件魚肉被油香四溢的流沙包裹著,這種獨有甘香的好吃非筆墨所能形容,厚厚流少外層已令我夠滿足,內裡的魚塊魚味頗濃郁,肉質爽滑魚皮極具煙韌嚼勁,吃了豐富蛋白質和骨膠原令我感到皮膚彈滑了不少,哈哈。
另一邊廂香口椒鹽款式又是否你的心水? 由於晾油時間不足,故面頭炸粉還依附多餘油份,不夠香脆,吃時有點失望,反觀椒鹽味道是恰到好處,魚肉同樣滑溜帶彈性,欣賞大廚的調味手法,拿捏準繩不過火位,既能吃到食物本身味道,加有助發揮其鮮度。
吃過多道重口味之作,似乎有點滯膩嘛? 是時候吃些菜蔬補充清新氣息,上湯浸時蔬,湯頭有炸蒜子與薑片作引子,味道濃郁,讓菜心和秀珍菇都摻入上湯精華,並不單寡,菜遠爽脆清甜,簡簡單單也吃得滿足。
吃到尾聲仍有驚喜,店方細心,招牌御膳炒飯由原本的牛柳粒換上豬柳,原因是我們不吃牛的關係,粒粒米飯分明平均沾滿醬油,材料用上蝦、豬柳、帶子、鹹蛋蓉、冬菇粒和蔥花,鑊氣全顯示在煙韌軟糯的飯粒當中,就算已吃得飽足,仍想吃半碗份量,實在太誘人啦。
這裡菜式給我的印象是鑊氣與選材優質,做的未必如高級食店的幼細,但一定可以吃到主廚對烹調的認真和心思,私房菜自成一國的獨立空間的確好適合親友共聚,對於經常到酒家用套餐的友人們,吃膩了酒席上菜式,大可以在這裡找到另類豪氣派頭如令人興奮的富貴金龍、避風塘炒大肉蟹或麻辣水煮東星斑等珍貴海鮮和水煮菜系啊!
*************************
*口味各有不同,食文只作參考。
希望facebook fans page能得到您的支持啊 ♡(*'∀'*)人(*'∀'*)♡ : https://www.facebook.com/LizsTaste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