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3
0
等級4
2006-12-07 130 瀏覽
身為燕京學子,有好幾間餐廳為"學校飯堂",蘇屋茶餐廳(已執),杜鵑茶餐廳(晚年),李鄭屋超群(已執).尚有保安道市政大樓的"勤興".此檔在正龍頭位,近水樓台,所有客人差不多比勤興的侍應拉得一乾二淨.多年來,此街市的食檔翻了數翻,唯獨此店,一生不變.招牌字體依舊,只是略多點蒼桑味.由$8.5特餐,踢到今天$17.有特餐,當然有快餐,後者當然係碟頭飯飽肚物之類,面前久違的特餐,如老朋友好久不見.仍是老樣子.菴列煎得不錯,切開火腿連蛋油流出,實在不要浪費件牛油方包,點上蛋液吃,不知多好.叉燒湯意十多年如一.湯底沒有曖昧的顏色,味道幾清.叉燒外來貨,以地域來推斷,在廿幾碼之遙的洪慶,應該係最大嫌疑者.不過,當年市政大樓最愛之一,並非勤興,而是開在最尾的..名字已忘記,在1989年的生活指數,此店的一個快餐有西湯,會意粉,餐飲,$8.5一客,抵唔抵?只怪勤興實在太好生意.其他檔口,一律被邊緣化,最後漸漸消失.同今日北角渣華道,東寶獨大的形勢雷同.
更多
身為燕京學子,有好幾間餐廳為"學校飯堂",蘇屋茶餐廳(已執),杜鵑茶餐廳(晚年),李鄭屋超群(已執).尚有保安道市政大樓的"勤興".

此檔在正龍頭位,近水樓台,所有客人差不多比勤興的侍應拉得一乾二淨.多年來,此街市的食檔翻了數翻,唯獨此店,一生不變.招牌字體依舊,只是略多點蒼桑味.

由$8.5特餐,踢到今天$17.有特餐,當然有快餐,後者當然係碟頭飯飽肚物之類,面前久違的特餐,如老朋友好久不見.仍是老樣子.

菴列煎得不錯,切開火腿連蛋油流出,實在不要浪費件牛油方包,點上蛋液吃,不知多好.叉燒湯意十多年如一.湯底沒有曖昧的顏色,味道幾清.叉燒外來貨,以地域來推斷,在廿幾碼之遙的洪慶,應該係最大嫌疑者.

不過,當年市政大樓最愛之一,並非勤興,而是開在最尾的..名字已忘記,在1989年的生活指數,此店的一個快餐有西湯,會意粉,餐飲,$8.5一客,抵唔抵?

只怪勤興實在太好生意.其他檔口,一律被邊緣化,最後漸漸消失.同今日北角渣華道,東寶獨大的形勢雷同.





3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