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03-22
1037 瀏覽
好多年前,食友阿 Jay (Fabulous Jay) (Build 。美。會) 向我推介一間位於上水與錦田之間的一間山寨食店。由於地方非常之隱蔽,又唔就腳,也不順路,所以一直都沒有鼓起勇氣名興趣來尋找隱世的味道。是日,在粉嶺與太太的家人午膳後,準備去位於屯門的佛堂,可是時間絕對是尚早,外母大人問我有什麼地方可以帶他們去行行坐坐 (最重要順路),打發一下時間,我想了又想,眾親戚又有癮去飲個下午茶,於是,我想起了當年阿 Jay 的推介,位於粉嶺哥爾夫球場旁邊的《榮昌茶座》。此茶座,位置的確是很偏僻,沒有車基本上是來不到,所以,餐廳 (也許叫返茶座好少少) 的後面,預留了兩片大空地,給客人泊車之用。安頓了汽車,就入茶座,在未讓大家了解茶座的環境時,我先讓大家了解一下這一家茶座的歷史吧。《榮昌茶座》的前身叫《榮昌商店》,始於1952年,至今的經營者,好像已經是第三代傳人。餐牌及其網頁上,有此店東主幾代人的辛酸經營故事,都幾感人下架。說地方了,是一間平房再加有半露天的 green house 位置,坐在這些屋外位置,風涼水冷,份外地感到舒服,我來過兩次,兩次都是坐在外,這一種飲食感覺,完完全全
是日,在粉嶺與太太的家人午膳後,準備去位於屯門的佛堂,可是時間絕對是尚早,外母大人問我有什麼地方可以帶他們去行行坐坐 (最重要順路),打發一下時間,我想了又想,眾親戚又有癮去飲個下午茶,於是,我想起了當年阿 Jay 的推介,位於粉嶺哥爾夫球場旁邊的《榮昌茶座》。
安頓了汽車,就入茶座,在未讓大家了解茶座的環境時,我先讓大家了解一下這一家茶座的歷史吧。《榮昌茶座》的前身叫《榮昌商店》,始於1952年,至今的經營者,好像已經是第三代傳人。餐牌及其網頁上,有此店東主幾代人的辛酸經營故事,都幾感人下架。
這客家炆豬肉,明顯地沒我食慣的味道濃,加有咸菜,加有正常該有的木耳,而連皮及以肥肉為主的豬腩肉,味道正宗 (但不及我堂兄煮的濃味),而且非常之腍,好食。我有意見主要是因為我重口味。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