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9-03-15
2698 瀏覽
這家酒樓比起東薈城聯邦便宜,又較近富東商場,因此人流也見不少。椒鹽多春魚好像太油膩了,雖然多春魚都算大大條,看來不少,但是炸粉也挺多,因此每每都好像很大件。炸豆腐就更加誇張,因為炸粉亦是極多,因此看來好像另一碟多春魚一樣。但其實,它只是細細件百福豆腐,然後沾了很多與多春魚一樣的炸粉,因此看來就非常之大件,比較多油。所謂的炒雜菜,就像餸頭餸尾,剩下的青豆、西芹、翠玉瓜、冬菇,都放埋一碟,成為雜錦,沒有特別炒過的感覺,沒有特別味道。豆豉炒涼瓜亦都是非常之「海鮮」的一碟蔬菜,有時候分量堆積如山,有時候卻好像吃剩的一般。菜苗餃的味道也不錯,內裏餡料不少,感覺清新。又有次,吃了一個餐,有半隻玫瑰豉油雞,其實都已經很久沒有吃豉油雞,想不到,過了這麼久,才發現是有豉油雞更加好,因為平時白切雞,很多時冷冷的,還是保持室溫,就是為了保留那層啫喱,但是豉油雞偏向熱,因此雞肉嘅溫度就更加熱。半隻豉油雞,份量的確夠多,雞腿、雞翼、雞背、雞胸,全部都有。麻辣口水雞,往往調味料很多,可以見到雞肉的份量不算特別澎湃,但是面頭的芝麻以及花生,配料往往比較多,味道溫和,不算非常刺激的麻辣。胡椒豬肚的味道就一試一試,因為
炸豆腐就更加誇張,因為炸粉亦是極多,因此看來好像另一碟多春魚一樣。但其實,它只是細細件百福豆腐,然後沾了很多與多春魚一樣的炸粉,因此看來就非常之大件,比較多油。
所謂的炒雜菜,就像餸頭餸尾,剩下的青豆、西芹、翠玉瓜、冬菇,都放埋一碟,成為雜錦,沒有特別炒過的感覺,沒有特別味道。
豆豉炒涼瓜亦都是非常之「海鮮」的一碟蔬菜,有時候分量堆積如山,有時候卻好像吃剩的一般。
菜苗餃的味道也不錯,內裏餡料不少,感覺清新。
麻辣口水雞,往往調味料很多,可以見到雞肉的份量不算特別澎湃,但是面頭的芝麻以及花生,配料往往比較多,味道溫和,不算非常刺激的麻辣。
胡椒豬肚的味道就一試一試,因為有時候浸得都比較耐,腐竹以及豬肚的味道都會比較鹹同埋比較辣。
有次新年再去,除了大中小點加了價之外,亦都沒有了平日的午市燒味常平飯,只有一些特色炒粉麵飯,動輒都$8-90 ,甚知乎百多元。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特式食品,好像什麼大吉大利,橫財就手等等。
這個就是發財好市之類,一邊是豬肉團在底下,上邊有隻蠔,另一舊就是下邊豬肉團,上邊有一串髮菜。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