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12-09
41 瀏覽
牛角,對西打來說,就像是一把打開記憶本子的鑰匙。撥開積存了兩三年塵的記憶,初出茅蘆不久,預算不多,又想到國外散心遊走,台北是個不作他選的好地點。那時候,沒有甚麼目的,只想放假;沒有甚麼在地朋友;吃喝都是依著坊間的旅遊書按圖索驥。卻在那時候,在記憶本子,寫下關於牛角美好回憶的第一頁。還記得當時少不更事,去到台北東區的牛角分店,才發現中午不營業。閉門羮澆不熄心中的火,第二天便改道前往牛角的中山區分店。如果問,牛角是幾年間吃過眾多烤肉店中最好吃的嗎?不是!但那段時光卻在腦中的膠卷牢牢蝕下了一個鉻印。打開本子,彷彿立時聞到中山北路的當時屬於初春的空氣,眼眸間,回轉出牛角門外,像迷失於東京街頭的巷弄景緻。當然,少不了手邊泛起當天午餐尾聲時侍者打翻了熱茶的溫度。說了很多,只剩下一句:牛角終於在香港開店了。早在十月初,上班時就看到在德福商場牛角的招牌,睡眼惺忪的西打也立時震了一下,沒有看錯吧,牛角來香港開店。一直等一直等,門外貼著十一月等才開業。心中只默默記住,一開店就要去嚐鮮!十二月初的某一天,指示牌上牛角標誌下的不日開業,終於移除了。立時打電話去訂位,想不到已經訂到一個禮後!都說過,西打的固執可
撥開積存了兩三年塵的記憶,初出茅蘆不久,預算不多,又想到國外散心遊走,台北是個不作他選的好地點。那時候,沒有甚麼目的,只想放假;沒有甚麼在地朋友;吃喝都是依著坊間的旅遊書按圖索驥。
卻在那時候,在記憶本子,寫下關於牛角美好回憶的第一頁。
還記得當時少不更事,去到台北東區的牛角分店,才發現中午不營業。閉門羮澆不熄心中的火,第二天便改道前往牛角的中山區分店。如果問,牛角是幾年間吃過眾多烤肉店中最好吃的嗎?不是!但那段時光卻在腦中的膠卷牢牢蝕下了一個鉻印。
打開本子,彷彿立時聞到中山北路的當時屬於初春的空氣,眼眸間,回轉出牛角門外,像迷失於東京街頭的巷弄景緻。當然,少不了手邊泛起當天午餐尾聲時侍者打翻了熱茶的溫度。
說了很多,只剩下一句:
牛角終於在香港開店了。
早在十月初,上班時就看到在德福商場牛角的招牌,睡眼惺忪的西打也立時震了一下,沒有看錯吧,牛角來香港開店。一直等一直等,門外貼著十一月等才開業。心中只默默記住,一開店就要去嚐鮮!
十二月初的某一天,指示牌上牛角標誌下的不日開業,終於移除了。立時打電話去訂位,想不到已經訂到一個禮後!都說過,西打的固執可以擊倒AT field,決定下班後第一時間衝過去,就算walk in,就算冒著等一個小時的風險,也要吃到牛角為止。
在這裏也要感謝為讓西打可以準時下班的好同事。
六點殺到牛角,不用等便可直接入座。朋友還在上環趕過來,西打先點菜。打開餐牌,前菜,沙律,烤肉,甜點,每款都別樹一格,跟大路的香港一般烤肉店不同。看得人花多眼亂,當然,西打是越看越興奮。
烤肉的價位也徘徊在HK$50 - HK$100之間,很宜人的價格,多吃幾款也不覺貴。
牛角在日本開了650家店,到2010年,終於到香港。一口氣在九龍灣和尖沙咀開了兩店。
先點了第一輪。
桌面放著兩款調味醬,一款是烤肉汁,帶甜。另一款稱作為魔法之鹽,說穿了是鹽味蒜蓉醬,味道鹹香帶厚重蒜香,但小心,一丁點已經十分鹹。
泡菜 HK$19
不知甚麼時候養成的壞習慣,總愛在烤肉店點個泡菜作為前菜。以個人經驗的來說,有個不成文的統計,如果那家店的泡菜好吃,烤肉也差不到哪裏。很無稽?對!不過難得大家沒遇到更無稽的事?哈哈!
說回這小碟的泡菜,單是只賣HK$19這個價位,已經搶位了在餐牌上游走的目光。西打拍完照後,朋友已經搶先送入口,到西打準備來吃時,朋友叮囑說,小心,酸辣都很剛猛。果然,入口就是濃烈的酸味,雖然酸,但不嗆喉,辣度剛猛一掛,刺激在舌頭上跳舞,好吃!朋友默不作聲的掃光了一整碟, 一貫,也都是泡菜迷,如果在那種泡菜可以續盤的韓式店,每次西打也替店家叫苦,她一個人可以吃五六碟。
香蔥牛舌 HK$59
也像成了習慣一樣,吃烤肉都愛先來一般牛舌。看到香蔥牛舌,愛蔥又愛牛舌,怎能不吃。
兩面烤好後,才把蔥放到上面。
牛舌有預先抹上適量的鹽花,入口還以為是在吃鹽蔥牛舌。薄薄的牛舌,配上大蔥,是個永遠不會錯的配搭。
鹽醬雞腿肉 HK$39雞腿肉一向都是心水食物,最愛油香豐腴,肉質嫰滑的感覺。是次挑了鹽醬口味,點菜時就想,雞肉的鮮美最適合用簡單調味來表現。果然,簡單一抹鹽巴,輕輕引發了雞肉本身的嫰滑和甜美。
王樣!腹胸肉 - 鹽味牛油 HK$69
每次在餐牌上看到古怪名字的菜餚,對西打來說,就好像有種無可抵擋的吸引力。足有接近2cm的厚切胸腹肉,送上來時配上鹽味牛油,也準備了剪刀用以剪開原塊的牛排。
直接放到烤爐上燒,兩面都烤成帶點金黃,便可以剪開,再把肉烤成適合的程度,便可直接品嚐。
厚切的胸腹肉比牛肋肉和牛小排等肉汁更豐盈,但礙於部位問題,肉的纖維也相對比較粗,不夠細緻嫰滑。但以HK$69的價錢可以吃到厚切牛排,是很不錯的感受。
第二種吃法,在牛排快要烤好的一刻,把牛油加到牛排上,把油份從外迫進去。無容置疑,包著外圍的油香豐盈了牛胸腹肉的質感,或多或少填埔了肉質上的缺失。不過,不知是舌頭問題,還是真的有問題,那幾片牛油....不像牛油。
希望大家明白西打在說甚麼。
和牛牛肋肉 - 燒肉汁 HK$99
全個餐牌中最昂貴的一款烤肉
油花還算是不錯,看部位都肯定不是肉眼、牛柳或西冷的類別。也有點不像日本和牛。
單是用肉眼看就見到烤過後分泌出來的油份,不沾醬直接送入口,能稱上為和牛,那種在口中秒殺般的油香,絕對是個好記認。一直認為,吃和牛最佳的方法就是燒烤,把油份都迫出來,昇華成甘美的油香。沒有東西比這種烤肉更好吃!是夜的和牛牛肋肉也是甘美豐腴,入口即化,絕對值得一試。
吃到這裏,西打就想來點澱粉。香蔥溫泉玉子飯 HK$25
送上來看到那隻溫泉玉子穿了......朋友差點想替西打叫人來換一碗!
拌好就可以吃!
超好吃!如果你愛蔥,千萬不要錯過。蔥、海苔、蛋汁和日本米飯,像魔法一樣,四者混合成的美味,真的是難以形容。蔥香和海苔香,兩者調和又不衝突,蛋汁豐盈了米飯,也多增一分濕潤,日本米當然保持著香甜軟儒又可口!一口氣就吃光了一碗!
第二輪烤肉 上級牛肋肉 HK$59
選用美國牛肋肉,烤成金黃後,肉質雖不及剛剛的和牛牛肋肉入口即化,但卻多添一份牛肉的彈性。油脂也剛好,不過油不過膩,配上只用鹽醬調,最能吃到牛肉本身的肉香和甜美。
味噌醬豬頸肉 HK$39
朋友跟西打想法一樣,豬頸肉就要來個濃味一點。也跟和牛一樣,豬頸肉就是只有燒烤才嚐到真味。烤成帶點焦香,豬頸肉金黃香脆,每口都散發著豬肉香和油香。真的,從不覺得豬頸肉適合蒸煮。
牛角雪糕 HK$19
這個就是讓朋友魂牽夢縈的甜點。記得那時候在台北牛角中山店,快要吃飽時,店員不小心打翻了茶杯,弄濕了朋友。其實只是一件小事,最後店員也送上了兩款甜點賠罪,其中一款就是這個牛角雪糕。
香草雪糕灑上黃豆粉,再加點黑蜜,雪糕本身已充滿奶香,再加上黑蜜,真的是甜上加甜,黃豆粉配上奶香,更突出了香草的味道。
雲尼拿(香草) 雪糕丸子 HK$19
這個比較簡單,味道比牛角雪糕簡單,不過要提的是,丸子比較硬實,失卻了應有的軟滑。
總計:HK$452.6
因為一點意外,以上的價錢是免卻了兩道甜點。笑著跟朋友說,這是你的命!每次吃牛角都可以免費嚐到甜點。
結尾不想寫太多,就這樣把回憶本子蓋上,用甜點作結,永遠都是甜。
足本照片:http://blog.yam.com/ywjoseph928/article/33141912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