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5-31
16 瀏覽
有好幾趟已想過來會一會這裡的日式炸物了,但最後總是因事而不了了之。隔了一陣子,連不是經常四出揾食的太座也搶先一步與友人試吃過了身為半個food blogger的我又怎能執輸呢 ?抽了點時間過來食個吉列午餐。一直也以為這裡是沒有set的,但來到門外看到餐牌後才發現原來是有餐供應。想試多點款式的炸物的話,點個雜錦炸物套餐就最合妥了....點了菜後,看看枱上調味的陣容 ---- 有一大盅呈跡近深啡色的豬扒醬汁。掏了點淨試,只覺濃稀及甜酸皆甚合道,比起另一炸豬扒名店"銀座梅杯"要出色。將之與用小木棍磨好的黑白芝麻混和來醮豬扒來吃,是一流的....接着看到兩款用高身玻璃樽盛着的醬汁 ---- 一款是呈黑色的酸醋汁,另一種則盛着微黃的芝蔴芥茉醬。看來這是用來醮可無限添食的椰菜絲來吃的。這兒的椰菜絲切得相當幼細,而且一給便是一湯碗滿我想不用再添已足夠有餘。入口咬落新鮮爽脆,若再醮上述的兩款醬汁來食,甜酸辣兼而有之,胃口當然也大開了....兩款餐前醃菜分別為切片小青瓜及黃蘿蔔。前者只用鹽輕輕抹過,很爽口清新;後者則跟青瓜一般,咬入口是嗦嗦有聲的,不過這蘿蔔在鹹中卻是帶點微甜,食起來比青瓜更是令人討好.
抽了點時間過來食個吉列午餐。一直也以為這裡是沒有set的,但來到門外看到餐牌後才發現原來是有餐供應。想試多點款式的炸物的話,點個雜錦炸物套餐就最合妥了....
點了菜後,看看枱上調味的陣容 ---- 有一大盅呈跡近深啡色的豬扒醬汁。掏了點淨試,只覺濃稀及甜酸皆甚合道,比起另一炸豬扒名店"銀座梅杯"要出色。將之與用小木棍磨好的黑白芝麻混和來醮豬扒來吃,是一流的.... 接着看到兩款用高身玻璃樽盛着的醬汁 ---- 一款是呈黑色的酸醋汁,另一種則盛着微黃的芝蔴芥茉醬。看來這是用來醮可無限添食的椰菜絲來吃的。這兒的椰菜絲切得相當幼細,而且一給便是一湯碗滿我想不用再添已足夠有餘。入口咬落新鮮爽脆,若再醮上述的兩款醬汁來食,甜酸辣兼而有之,胃口當然也大開了.... 兩款餐前醃菜分別為切片小青瓜及黃蘿蔔。前者只用鹽輕輕抹過,很爽口清新;後者則跟青瓜一般,咬入口是嗦嗦有聲的,不過這蘿蔔在鹹中卻是帶點微甜,食起來比青瓜更是令人討好.... 雜錦炸物的陣容乃為一口豬柳、火腿芝士卷及忌亷蟹餅。很遺憾的是三款炸物的外層油膩程度是比預料中的高,這點看來就做得沒有老祖宗"Tonkichi"的好。不過無可否認的是豬柳的確是頗滑溜及juicy,肉是一些筋或渣也沒有的,跟驟眼看下去好像瘦掹掹"嚡sup sup"的樣子可謂絕不相稱.... 火腿芝士炸卷內的芝士是呈半溶的。將火腿片連同薄豬柳再夾入芝士卷起來一同炸香,這念頭比起傳統的炸豬扒炸蠔或炸蝦當然更有綽頭。而且食起來三種東西的味道也能擦出火花,甚香口美味;至於蟹餅內蟹肉的份量雖是十分的少,不過那一口忌廉醬汁又確是很有牛油香且夠軟滑,算是彌補了蟹肉不足之損失....
白飯就食得多,麥飯相對上就較少機會遇到。吃起來也沒想像中的嚡口難吞,於自己來說就像跟普通的白米飯沒多大分別。這可能是與平常吃燕麥片作早餐多的日子有功吧.... 姍姍來遲的麵豉湯入口較鹹,欠了點鮮味。看來是被之前喝過的,用蝦頭及魚骨同熬的鮮味湯底寵壞了.... 吃過後對這日本過江龍的印象也不俗。眼見a la carte menu內的炸物花樣甚多,下次可便要呼朋喚伴再來吃一頓晚餐才行....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