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25-05-09
0 瀏覽
「挽肉」首家 IFC 店為香港沉悶的市況帶來風潮,那時空氣也彷彿燙漾著一股消散不去的牛肉味,大家紛紛說拿不到位!事隔多時,「挽肉」增設了網上訂位服務,免去大家天巟地老式的排隊,更在尖沙咀港威商場再下一城。可是我們還未有動力,直至最近一位好友從外國回港,才誘發我們心動的一刻。「挽肉」春心的平伏,有待7天前的訂位,莫懶懶閒像我們一樣,遲了半天在上網,已獲 IFC 店無開飯高峰時段,如1900 / 1930 / 2000 /2030 的空缺,剩下的只有閒人才能享受的時光,如 1500 / 1730 等。幸好退而求其次,港威店還能訂上 2015,所以個人敢大膽推斷香港的挽肉潮仍未退卻!即使訂好位,現場必須人齊後在門外排隊區候座,整個流程順暢兼具效率。確認後,跟著店員走進店內,坐低前大家預先點好飲品、食品和付款。用餐區的座位就似三面 Bar 檯圍繞著一個開放式廚房的設計。我們被安排在左手邊的座位,直望便可以將烤製作挽肉的過程盡收眼簾,為用餐體驗加分、Fun、氛!我們四人都很滿意當晚的體驗,雖然不是我吃過最美的挽肉,但鬆軟、多汁、具備牛香而言,絕對是有水準之作。以HK$148 定價包括三件挽肉、任
「挽肉」首家 IFC 店為香港沉悶的市況帶來風潮,那時空氣也彷彿燙漾著一股消散不去的牛肉味,大家紛紛說拿不到位!事隔多時,「挽肉」增設了網上訂位服務,免去大家天巟地老式的排隊,更在尖沙咀港威商場再下一城。可是我們還未有動力,直至最近一位好友從外國回港,才誘發我們心動的一刻。
「挽肉」春心的平伏,有待7天前的訂位,莫懶懶閒像我們一樣,遲了半天在上網,已獲 IFC 店無開飯高峰時段,如1900 / 1930 / 2000 /2030 的空缺,剩下的只有閒人才能享受的時光,如 1500 / 1730 等。幸好退而求其次,港威店還能訂上 2015,所以個人敢大膽推斷香港的挽肉潮仍未退卻!
即使訂好位,現場必須人齊後在門外排隊區候座,整個流程順暢兼具效率。確認後,跟著店員走進店內,坐低前大家預先點好飲品、食品和付款。
用餐區的座位就似三面 Bar 檯圍繞著一個開放式廚房的設計。我們被安排在左手邊的座位,直望便可以將烤製作挽肉的過程盡收眼簾,為用餐體驗加分、Fun、氛!
我們四人都很滿意當晚的體驗,雖然不是我吃過最美的挽肉,但鬆軟、多汁、具備牛香而言,絕對是有水準之作。以
HK$148 定價包括三件挽肉、任添白飯、味噌湯一碗、一隻生雞蛋、一份蘿蔔蓉,還有特設多款挽肉配套的醬油、調味料和醃菜等,心思與滋味同樣是值得心動再心動!
我們四人意外地沒有喝酒,大家都要了店員推介的梳打飲品,包括生薑梳打 HK$35 和菠蘿熱情果果蔬梳打 HK$45。我不是梳打粉,但「挽肉」的梳打風格自然,讓人有著平和舒服的感覺,用以平衡肉肉的膩意是非常合適。 菠蘿熱情果果蔬梳打待浸泡一會後,自然果香更盛,還可將菠蘿和青蘋果等水果一併消滅,開心啊!
免治牛肉薯仔沙津 HK$35 好吃,個人覺得是必選的項目!然而另一款海苔沙津 HK$35,滿滿的鮮爽沙律菜夾雜少量海苔,非常清新可口,尤其配搭挽肉同吃。喜歡的話更可添上「挽肉」每日新鮮製作的柚子汁拌吃,但我則喜歡享受沙律菜的新鮮原味,而且份量夠多,至切合我這個蔬菜控的需要!
第一件挽肉,建議以原味拌白飯品嚐。除了鬆軟、多汁和具牛香,挽肉的調味也很純和好吃。而另一驚喜是白飯,的確的確很好吃,好容易便會墜入吃進大量白飯的「圈套」!
第二件挽肉以蘿蔔蓉和自家製柚子汁配搭,帶來挽肉清新的一面!
第三件是用上生雞蛋與醬油混著吃。建議大家以蛋黃為主,因為太多蛋白的話,一來會令白飯太濕,影響口感;二來也會溝淡蛋黃的香氣。我們將「挽肉」的生雞蛋與家用的日本蛋作比較,大家都有著家用的蛋黃佔比例較多,蛋白也較少的同感!
要補充的是第二及第三碗的白飯未夠乾身,而欣賞度最高是第一碗白飯。未知是否只屬一時之誤!
晚上不太吃飯的我,也很順暢地吞了三碗白飯。總結是為了「挽肉」而胖,並不是虛胖,而是胖得非常實在與滿足!現在回想起來,也有點心動!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