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熱門
精選
主題
-
【西打哥知。味行】沙井,被遺忘之鮮
於我回憶中,蠔之鮮,便是家鄉的味道。沙井以蠔馳名,不論是鮮蠔、蠔豉還是蠔油。二三十年前,不論任何舶來品,也難以望其項背。香港人熟知的流浮山鮮蠔,不少便是由沙井蠔民坐舢舨乘着風一大早交來,海味舖從前也只 -
【西打哥知。味行】平平無奇蛋炒飯
「考驗一個廚師,不用做甚麼山珍海錯,著他炒個飯,便看到實力了。」人人說要用冷飯,說穿了,是關乎飯的濕度,好廚炒飯前都會先查察飯骨,以手探之,再調節火候。若說,愛過方知情重,那麼這飯,炒過便知辛酸... -
【西打哥知。味行】排骨 雙城之美
於香港,說起排骨,第一時間想起帶著濃厚「麻甩」味的 盅頭排骨飯。於蒸爐中,蒸氣熱力把排骨肉汁迫出,讓顆顆白皙米飯肆意吸啜。食排骨飯,識食,一定知道飯才是主角...... -
【西打哥 知。味行】虱目魚 香港嚐不到的美味
上次那篇文章,其中一道美食,我以為稀鬆平常,直至朋友問我:「甚麼是虱目魚?在香港看都沒看過。」才猛然想起,虱目魚也真的絕跡於香港。 走在台灣,總不時看到虱目魚這名字。最初看到,不懂也沒有好感,也 -
【西打哥 知。味行】台南五大必吃小吃
上星期跟大家分享了五款我喜歡的台北手信,有台北朋友訕笑我:「那些都不過是我們便利店裡的零食,你說成隱藏版手信,太誇張了!」「你們來香港不是也把奶茶、出前一丁和午餐肉搬回台灣嗎?這叫世界大同。」文章本來 -
【西打哥 知。味行】台北五大隱藏版手信
一年總會去台北兩三次,老實說,去台灣多過去柴灣,每次都總有幾款必帶回來的手信。你以為又是鳳梨酥?豬肉紙?還是近來最hit的洪瑞珍?這些連我自己都看到沒感覺,以下分享一些我的摯愛--每次去台北必帶回來的 -
【西打哥 知。味行】讓你震驚的事實!杏仁,其實不是「杏仁」
上星期跟大家分享了關係紅莓的一些趣聞和食用功效,今天,跟大家說說同樣盛產於美國的杏仁。分享之先,先跟大家玩一個問答遊戲。大家試試自己有幾了解杏仁。1) 問:中式甜品中的杏仁霜和杏仁茶,是否美國杏仁製作 -
【西打哥 知。味行】糖衣良藥:關於紅莓你不知道的五件事
紅莓,這名字大家應該很熟識,也以為自己吃過不少,不時於蛋糕甜品中吃過紅莓產品,但其實你有多了解這種「糖衣良藥」呢?於香港,紅莓不時與另一果實混淆,同是紅色,同屬莓科。說的是紅桑子,英文名字Raspbe -
【西打哥 知。味行】鼻敏感,有得救!梅精幫到你!
跟很多香港人一樣,從小便受鼻敏感折磨,一早一晚,一熱一涼,打噴嚔多過食飯,還要一打就幾十個,完全沒法停止。受鼻敏感折磨的朋友應該深明這感受。直至看到嚴浩先生介紹梅精能提神又可改善鼻敏感,便想起從前 -
【西打哥 知。味行】買鮑魚,睇住呀!(第二部曲)
上文跟大家談過罐裝鮑魚的產地,隻(頭)數和重量之後,不知大家買鮑魚時有沒有看清楚,究竟買了多少湯?多少鮑魚回家? 有新一代朋友也許會以為,罐頭這麼老土,加工食物又大多不健康,與其冒不知就裡的風險,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