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韓國餐廳,大家可能會先想到尖沙咀的韓國街,或是銅鑼灣旺角等旺區。然而紅磡崇潔街這裡有間由一對韓國兄弟開設的小店,沒有特色主題裝修也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但卻足以令這條食街漸漸重新熱鬧起來。這裡不單有韓式烤肉和新鮮海鮮,也當然還有屬於這兩兄弟的故事。
韓兄弟烤牛肉是店裡唯一用傳統黃銅鍋的菜式
有品質才能有自信
韓兄弟燒烤店如其名,由來港十多年因而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的Andy,和他有多年韓國燒烤店廚師經驗的表哥Calvin一起開設。糅合傳統和新派燒肉,同時亦主打一系列由韓國進口的海鮮。小店開張至今兩年多,累積了不少香港人和韓國人熟客。
先介紹港人比較熟悉的韓式烤肉吧,韓兄弟烤牛肉是在首爾有六十多年歷史的菜式,特別選用傳統黃銅鍋,中間凸起的地方放上以醬油、梨、蒜頭等醃製過的牛肉片,圓邊凹下去的槽則放上蔥絲、洋蔥、金菇和粉絲等。上枱時再淋上牛骨湯,菇和粉絲邊煮邊吸收湯和牛肉汁精華,自然是不可錯過。而牛肉以半燒半煮的方法烤熟,口感嫩滑柔軟,而且醃料的一點甜味和鹹味能夠帶出牛肉鮮味。
說起來,韓式燒肉也是近年才成功「洗底」。如果是十年前「韓」風剛吹到香港的時候,相信不少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對韓燒的印象是某些連鎖韓燒店,可以讓食客任夾任燒一些用大量調味醃過毫無肉味的平價燒肉放題。沒想到Andy也知道這段演變史:「其實韓式燒肉很著重Juicy,而要有肉汁就要用高品質的、新鮮的肉。」他們用的牛肉不是韓國人視為國寶的韓牛,就是他們精挑細選的美國或者歐洲牛肉。因此,Andy非常自豪地說,這裡的燒肉是他很有自信的出品。
辣章魚(龍頭洞特色)源自東大門附近龍頭洞滿街的辣炒章魚店
讓燒肉更美味的秘訣
另一款很有首爾特色的燒肉是辣章魚,火紅色辣醬醃製的小章魚旁邊再配以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燒好後用筷子夾起來一同放進口中,香辣、彈牙、脂香、柔軟的味道和口感互相交織。或者再繞上一圈半融的芝士,什麼減肥大計都會瞬間拋諸腦後。
不想讓這份美味扣分的話,就要記得Andy分享的這些小貼士了。一、燒肉要分先後次序,先食口感比較軟再食比較硬的;二、先食沒有醃製過的肉,再食經過醃製的肉;三、燒韓牛的話只需要點一點點鹽調味就可以,盡量不要燒至全熟以保留肉汁;四、豬肉則要燒至全熟,待肉轉白色然後可以燒至帶點焦更香口;五、燒肉時最好只翻一次肉,可以等一面燒至半熟即翻肉再燒至理想熟度,這就不容易燒焦也能有效保留肉汁。
而韓國人燒肉的時候還會用生菜包肉,背後是有什麼原因嗎?Andy回答那是因為韓國有很多山,自然也有很多人種植蔬菜,從前的人很容易就能摘菜來吃。而且燒肉用生菜或者芝麻葉包起來也比較健康,所以現在的人也保持這個習慣。
醬油蟹鹹香肥美,在韓國有「白飯小偷」的比喻
韓國地理成就的生食文化
比起燒肉,韓國人的生食海鮮文化在香港大概在近年才開始普及。Andy也回想起開店以來曾經有兩枱客人不知道醬油蟹是生食的,最後居然放到鐵板上燒熟。「這麼鮮美的醬油蟹怎麼會燒來吃呢?」Andy像是有點苦笑不得的回述。的確香港客人會點牛肉或者豬肉套餐,或者芝士蛋卷和海鮮煎餅等熟食,韓國客人則會較常點比目魚刺身或其他海鮮刺身。
Andy指韓國的生食文化其實源自半島的地理特點,三面環海而且最重要的是海水溫度適中。香港同樣三面環海,但海水溫度較高亦較易滋生細菌。因此韓國的海鮮可以生食,而餐廳裡面的水缸亦特別將溫度設至與韓國水溫相近的12°C,來保存100%從韓國進口的新鮮海鮮。那為什麼又會有醬油蟹、醬油蝦等醃製海鮮呢?原來那是古代人的智慧,以前沒有雪櫃,加上韓國四季分明,想長時間保存生蟹就要用醬油重複浸三次,這樣從海邊運到首爾都不易變壞。
Andy(左)和Calvin(右)兩兄弟一起開店兩年多,感情依然很好
「我想重新帶起這條食街」
韓國進口的海鮮、保持恆溫的大水缸、還有高品質的肉類,這些當然都是成本。原來也是為什麼Andy選在紅磡開店的原因之一。紅磡這裡租金較低,自然可以拉上補下,以跟尖沙咀韓國街餐廳差不多的價錢,提供更高質素的食物。而另一個原因,是Andy的情意結。原來十多年前Andy很喜歡來吃日式刺身,當時這裡也是一條相當有名的食街。但時移世易,這裡已經不復當年熱鬧,因此Andy想不如就在這裡開店,重新帶起崇潔街這條食街。
自此會廣東話的Andy主理餐廳樓面,Calvin就留守廚房重地。雖然說是表兄弟,但由於立場不同,總有吵過架吧?意外地Andy認真地回想後回答他們只吵過一次架:餐廳試業的時候午市只來了三枱客人,沒想到第一天營業居然有很多客人回來以致大排長龍。「但到了晚上兩個人喝一杯就沒事了。」Andy一笑。吸引的菜單,合理的價錢,再加上兩兄弟同心協力,也難怪Andy能夠自信地總結一句:「食物好就一定會有回頭客。」
韓兄弟燒烤
紅磡祟潔街27及63號地下
文:Cathy
相、片:Calvin Kw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