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時,一碗豆腐花,只不過賣一毫子!現在? 九個半一碗。」珍香園第三代傳人陳子富慨歎。他歷盡香港經濟及豆品業的興衰,也見證著西灣河成安街一帶,以至整個香港的重建及發展。
變豪了的西灣河
陳子富憶述,當時同期附近的舖頭多為麵包舖及車房,直至80年代末,政府推行清拆及重建計劃,一清,就差不多清掉了整條街。整個計劃大約進行了十二、三年,有萬多人被逼要遷徙,九成的店舖亦因此而守不住,搬的搬、易手的易手、結業的結業,他們是少數緊守於成安街的老店,毗鄰的店舖亦已轉為肉食公司、街巿及雜貨店。
不變的祖傳製法
身於豆品世家,陳子富7歲已經「落場」,每天上學前、放學後就協助打理舖頭,批發、收銀、製作、招呼客人等,他也得動手動腳去做,做豆品的工夫就從那時開始煉成。
現時做豆品的方法主要有三,北方地區的鹽滷、南方地區的石膏及新式派系的葡萄糖酸內酯。即使鹽滷法能使豆品有更重的豆味、新式派系於製作上更方便快捷,但為能保存豆品的營養,以及其純滑質感,陳子富一直堅持使用祖傳的石膏製法。每天凌晨兩時左右開始浸黃豆、再經過清洗及石磨等工序,製作出一板又一板的新鮮豆腐。以前,他會親自監督每個工序,嚴格管制材料分量,甚至連用多少石膏粉去製作豆腐花,也量得清清楚楚,一絲不苟。直至現時伙計們都上手了,他才可稍為休息。
變型了的豆腐舖
不過,陳子富也並非一直留守於這個四方舖內,九七前,他也曾經移走到加拿大,直至後來父親病重,他才回港守業至今。在加拿大的那段日子,他雖沒有製作豆品,但在學院內進修讀書及到處做義工的生活,卻為他帶來新的視野,回流後,豆品仍使用舊法製作,但經營及賣豆品的手法及心態卻有所改變。
陳子富希望能把豆腐提昇到更高的層次,讓豆腐發揮它的功效,就如日本及台灣對豆腐的尊重一樣,特設豆腐料理。
另外,舖頭也從最早期純賣豆腐製品,到現時加入各式的懷舊小食,如上海包、三寶、蔥油餅及蘿蔔絲餅等,讓食客能吃到老香港的味道。特別是蘿蔔絲餅,以前常常在沙田火車站內有售,但功夫頗多,把蘿蔔切絲,加入西芹、蝦米等材料,再連同麵粉一同炸香,現在都很難找到舖頭有售了,年輕的一代也未必有機會吃過。對於未來,陳子富提醒從加拿大唸畢大學,現受命回港接手生意的第四代,要自己思考將來的路線,發掘豆品更多的新可能。他並不是空談,過往,他曾與素食分子合作,創製過木瓜豆漿、豆腐三文治、腐乳Pizza等新穎美食,突破傳統。
不變的豆腐心
看著附近的老店一間一間地倒閉,當選米芝蓮的食店一間一間地被加租,陳子富的老店也面對同樣的挑戰。舖頭的月租,由60年代的一千元,升至現時八萬幾元,以九元五角一碗豆腐花計算,未計食材成本及其他雜費,每月也要純賣八千四百多碗豆腐花才可交租。陳子富也擔心捱不過今年,更惋惜地表示有機會要結業。曾於回流後報讀過IVE中式酒樓管理文憑的他,對如何營商及增加利潤等固然有法,但做豆腐的他,存有一顆豆腐心,基於舖頭主要客源乃附近街坊,他不想,也不敢把價格調整得太高以維持成本,就只好硬著頭皮撐下去。
豆腐價格不高,幾塊錢就能吃一餐,算是窮人恩物。於陳子富而言,這卻是養活他一家幾代,甚至供養幾個家庭成員到外地升讀大學的產物。他堅定地表示:「沒有豆腐,我就沒有今天的成就;我跟豆腐難離難捨,無論如何,都堅決不會放棄豆腐。」豆腐與陳子富,西灣河與香港,都在經歷改變,同時也竭力在改變的洪流中,力求不變,只是,豆腐始終易碎,還需靠師傅好好料理。
文:Kar
相:Calvin Kwok
隨時接收最新資訊
讚好OpenRice專頁!
關鍵字
餐廳專訪
豆腐花
豆漿
珍香園
西灣河
複製到剪貼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