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環迴深圳 04年開始撰寫網上食評, 在不同飲食界網站發表近二千篇文章,亦曾為飲食雜誌介紹本地食肆及撰寫深圳飲食小冊子,足跡遍及深港澳。fb專頁:foodiephilip |
大多數香港人對深圳的認識,也許是由東門開始。
在缺乏地下鐵的年代,大家都會在聯檢大樓外的公車站,乘坐一號公車。但最多扒手出沒點,就是當公車開門上客,大家一湧而上時。而另一黑點就是在大江南酒店站頭(現正改建中),加上在通往東門的兩條天橋上,有不少乞丐及盲流扒手在活動,稍一不慎,不單失財,就連回鄉證及身份證都被扒走,要趕回香港,往往又要花時間去辦理,夠慘了吧?
其實如果天氣許可,慢慢行去東門亦不過半小時腳程,中間還有不少小店及酒家。現在有了地鐵,已方便及安全得多,但奉勸一句,大家還是買備一張「深圳通」,至少不用排隊買地鐵票,費時失事。特別是在老街站這一類人流較多的車站,人龍已經夠長,買票人士又往往不懂購票程序,站在自助售票機之前發呆,而售票機有時又不接受十蚊紙幣,試問有幾多人有足夠的五蚊紙?
加上內地人最喜歡插隊,有時就算不是故意,亦會不知覺地站在人家跟前,到可以買票時,購票機又會吐出紙幣,說是太殘接受不了……唉 ! 只好轉去另一條長龍,即是服務檯兌換,然後再重新排隊,此時心中已經說了不知多少遍XYZ。
說真的,買張「深圳通」亦不過是一百蚊,每次乘車都有折扣,雖然有押金,但反正時間就是金錢,而且人民幣也會升值啊!另外還可以坐公車,不用找續,很方便,自已就曾試過沒帶人民幣,肚子又餓,乾脆用這張卡來救命,去便利店買汽水和杯麵頂肚。
![](https://www.openrice.com/userphoto/Article/0/1L/000BE075C3A24D7F57C817j.jpg)
說回東門,昔日是買賣「老翻」的集中地,四周都是單層或兩層的殘破建築物,經歷過至少三四次的大興土木後,漸漸成就了今天的規模。
記憶之中,以往販買小食的店鋪,多數是臨時搭建,衛生環境惡劣,污水橫流之餘,蟑螂更是四處爬爬,想起也覺恐佈。
當年仍有由新疆人放在手推木頭車上所賣的「切糕」,又甜又結實,肚餓時可以頂肚。另外又有滷得發黑的臭豆腐,但望見那鍋黝黑的炸油,實在不敢用命博。
![](https://www.openrice.com/userphoto/Article/0/1L/000BE107CB3F29AD9FDD6Cj.jpg)
如今已變得現代化了,當大家步入食街時,可見沿路兩旁超過一百檔來自不同省份的小吃,由十圓八塊的羊肉串燒、蒜茸蒸生蠔、麻辣燙到四十多圓的燒烤火鍋,可說是應有盡有。部份攤檔售賣的食材,更加是香港罕見,每當逛過這段路,都不期然受香氣所吸引而駐足。
![](https://www.openrice.com/userphoto/Article/0/1L/000BDY68CF6F7C585E0ED6j.jpg)
![](https://www.openrice.com/userphoto/Article/0/1L/000BDW95FF9BD62AF5BDB9j.jpg)
就算不是星期天,人流依然暢旺,結果造就了商場二樓都變成小食街。大店大多會有十多個座位,小店就只有外賣,大家在選擇食店時,找間門面光潔一點或是顧客較多的,會安全一些。
![](https://www.openrice.com/userphoto/Article/0/1L/000BE2338A3A08C1FF5B8Aj.jpg)
![](https://www.openrice.com/userphoto/Article/0/1L/000BDX40FFD95D12E2274Ej.jpg)
![](https://www.openrice.com/userphoto/Article/0/1L/000BDZ81409CD80A13A8C4j.jpg)
有說深圳太多黑心食材,多年下來,都曾有好幾次中招,還未過羅湖橋,胃部已經絞痛得入北區醫院,就連假的樽裝可口可樂都遇上過。所以在深圳,在下只會買密封式飲品,少沾手冰凍食物,另外都會盡量選擇即煮的熟食,減低風險。
其實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會有機會踫上食物中毒的事件,出門還是小心一點好。下次有機會,再談談深圳地下街食肆。
※上述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