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下火鍋

SUPPA Hot Pot by ATUM
576
33
17
等级4
2018-12-10 8678 浏览
「打邊爐」是香港人喜歡的飲食文化,在廣東話又稱「十下十下」,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是叫十下十下,只是由以前流傳至今的廣東話就是這樣稱呼,所以到這一代也是這樣叫吧。剛巧銅鑼灣一座大廈中,又有一間火鍋店叫「十下」。而且聽說懷舊風味是它特色,又怎能不去到訪一下呢?這樣說可能很奇怪,但我真的莫名其妙地喜歡這裡富有特色,很明顯地保留了香港傳統霓虹燈牌的特色,就像香港街頭平時能看見的霓虹燈牌一樣。而且「十下」的英文也是取用了廣東話的諧音,十分有趣。香港的火鍋店有很多,但是還能保留港式風味的卻是寥寥可數,這裏的口碑除了好在食物美味之餘,還出名在它的環境。場內有不少70-80年代的擺設,如舊式雪櫃、掛牆的紙月曆等等,對我來說紙月曆是很經典的東西,還記得小時候在嫲嫲的家中,最喜歡過了一天便把那一天的月曆紙撕下來,那時候覺得很好玩的另外還有舊式收音機、雞毛掃、中國傳統的揮春等等,令人恍似置身在70-80年代的家中。此外,地板的設計以及桌子和椅子木造的設計又能給予客人舒適的感覺,配合柔和的燈光,更像在家中的感覺。在這裏的客人多數是叫二人或四人套餐,我和朋友兩個人前來,當然是叫二人套餐。但原來二人套餐也有分兩款
更多
「打邊爐」是香港人喜歡的飲食文化,在廣東話又稱「十下十下」,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是叫十下十下,只是由以前流傳至今的廣東話就是這樣稱呼,所以到這一代也是這樣叫吧。剛巧銅鑼灣一座大廈中,又有一間火鍋店叫「十下」。而且聽說懷舊風味是它特色,又怎能不去到訪一下呢?


這樣說可能很奇怪,但我真的莫名其妙地喜歡這裡富有特色,很明顯地保留了香港傳統霓虹燈牌的特色,就像香港街頭平時能看見的霓虹燈牌一樣。而且「十下」的英文也是取用了廣東話的諧音,十分有趣。
16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香港的火鍋店有很多,但是還能保留港式風味的卻是寥寥可數,這裏的口碑除了好在食物美味之餘,還出名在它的環境。場內有不少70-80年代的擺設,如舊式雪櫃、掛牆的紙月曆等等,對我來說紙月曆是很經典的東西,還記得小時候在嫲嫲的家中,最喜歡過了一天便把那一天的月曆紙撕下來,那時候覺得很好玩的
另外還有舊式收音機、雞毛掃、中國傳統的揮春等等,令人恍似置身在70-80年代的家中。
26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此外,地板的設計以及桌子和椅子木造的設計又能給予客人舒適的感覺,配合柔和的燈光,更像在家中的感覺。
36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在這裏的客人多數是叫二人或四人套餐,我和朋友兩個人前來,當然是叫二人套餐。但原來二人套餐也有分兩款,一款是$288,一款是$368,足足相差$80,我沒有仔細看兩款餐牌的分別,但價錢差得太遠,我們還是選擇了比較便宜的那款。


首先是醬料的部分,這裏的醬料是一個盆的形式呈上,好讓客人自己喜歡取哪些配料就取哪些配料。其實這裡配料都是一般的配料,但不知怎的有令人想拍照的感覺,也許是因為跟平常的火鍋店的配料形式不一樣,平常火鍋店的形式大多是在自助區拿完醬料後才返回座位,這裏卻給予客人足夠的時間選擇。
25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湯底可選一或鴛鴦,我和友人選擇了胡椒豬肚湯和烤花生沙爹鍋。
21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十下三寶滑
首先先來了一份十下三寶滑,三寶滑其實是哪三寶呢?原來是馬蹄牛根滑、臘腸魚滑以及咸蛋蝦滑,開始的時候我和朋友當然都不知道是這三種,因為餐牌上並沒有說明,是有個很細心的姨姨跟我們詳細的說明這三種配料,態度十分好呢。個人比較喜歡吃肉,所以臘腸魚滑和咸蛋魚滑會比較適合我,想不到在火鍋中也能吃到特色魚滑,而且我本身很喜歡鹹蛋,鹹蛋魚滑的味道也很濃郁!馬蹄牛根滑則有爽口的感覺。
12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大刀手切本地牛肉
聽這個名字真夠霸氣的,到底要多大的刀才能切到本地的牛肉?哈哈。就這樣看牛肉,並不是有很特別的條紋,以為味道會很一般,但事實完全不是這樣
牛肉不論是配胡椒牛肚鍋或烤花生沙嗲鍋湯底都是很適合的,簡單來說就是配比較清或是比較濃味的湯底都很適合,湯底也不會掩蓋了牛肉的鮮味。牛肉的肥肉又不多,是我最欣賞的一項。
10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懷舊陳皮魚蛋
平常在小食店或街頭常常吃魚蛋,陳皮魚蛋又有多少人吃過呢?我想應該是這間店舖的首創食品吧。很明顯地看得出來,魚蛋是手打的,並不是就這樣向其他批發商購買的「現成」魚蛋,所以吃進口的時候特別感受到鯪魚味。與此同時,真的吃到有懷舊的陳皮味,從來沒想過陳皮加魚蛋原來是這樣的味道,其實是挺好吃的~
8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流心粟米丸
只忙著跟大範圍的食物拍照,完全忘了只跟流心粟米丸拍照
流心的效果完全令人驚嘆!因為除了粟米外還有少許的芝士在丸內,芝士和粟米本身就很易搭配,不會給別人又甜又鹹的感覺,反而感覺到清甜,我本身也喜歡吃粟米,對這個真的挺滿意。


脆炸響鈴
響鈴在火鍋店當中是很常見的食物,但在這裏卻顯得與別不同,與別不同的是它的大小,真的十分長。個人喜歡響鈴浸了少許在湯中「半乾濕」的感覺,即是有一半是脆的感覺,另一半則是軟稔的,尤其浸在沙嗲湯底中更顯鮮味,吸收了不少沙嗲湯



鳳城水餃 (2隻)
雖然水餃只有兩隻,但無可否認真的是貴精不貴多,如果在質素比較低的店舖中,吃到的水餃可能會是冰鮮而且少餡的,這裏的水餃卻是很多肉餡的,完全不會吝嗇。而且外皮很薄,但用筷子夾的時候也不會很易穿破,這大概就是高質的水餃。
16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在這裏真的不得不讚那位給我們上菜的姨姨,其餘幾個員工都是年輕人,很像只有他一個樓面是比較年老的員工,但我認為她的態度是最好的。細心的給我們呈上每一道菜的同既,也會介紹每一道菜的特色,實在敬業樂業



店內也會播放不少懷舊的歌曲,懷舊風味十足。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300 (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