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7-12-16
24 瀏覽
每次遠遊,每論吃什麼好東西也好,回來不多久,也會回來這裡逛逛,吃碗熱荳花。畢竟這裡是我在春秧街街市最多回憶的地方,還記得不多久前,還和家母一起來吃的,今天卻是獨自來。照舊一碗熱荳花,溝溜又充滿豆香,加點黃糖,不用力已滑入喉嚨,真的是山珍海錯,也不比這個熱荳花優勝很多;待一窩窩貼煎起,也來兩隻。熱得燙口的,底脆而有肉汁,兩蚊一隻,便宜得離譜。有人來吃窩貼,說是難吃。我說窩貼只在煎起的十來分鐘內吃才最好吃,這是常識。阿姐那個反窩貼包點及「轉鍋」的手勢,下次大家看窩貼店製窩貼,要看到這個才好行入去,這就是標準。埋單十蚊,再繼續我的行程。以下評分包括很多的感情分,沒辦法,感情大晒,沒有客觀標準可言。題外話:回港時在機上刨這幾天的港報,讀到一段新聞,說不知什麼人倡議將茶餐廳列入什麼文化遺產,坦白說,我不太同意,因為有很多茶餐廳也沒心經營,毫無特色可言。但如果將一些舊區內的街市的幾間老式荳品店,如這裡如義香如人和如公和的列入什麼文化遺產,我舉腳讚成。因為這些才真的是有特色。
畢竟這裡是我在春秧街街市最多回憶的地方,還記得不多久前,還和家母一起來吃的,今天卻是獨自來。
照舊一碗熱荳花,溝溜又充滿豆香,加點黃糖,不用力已滑入喉嚨,真的是山珍海錯,也不比這個熱荳花優勝很多;
待一窩窩貼煎起,也來兩隻。熱得燙口的,底脆而有肉汁,兩蚊一隻,便宜得離譜。有人來吃窩貼,說是難吃。我說窩貼只在煎起的十來分鐘內吃才最好吃,這是常識。
阿姐那個反窩貼包點及「轉鍋」的手勢,下次大家看窩貼店製窩貼,要看到這個才好行入去,這就是標準。
埋單十蚊,再繼續我的行程。以下評分包括很多的感情分,沒辦法,感情大晒,沒有客觀標準可言。
題外話:回港時在機上刨這幾天的港報,讀到一段新聞,說不知什麼人倡議將茶餐廳列入什麼文化遺產,坦白說,我不太同意,因為有很多茶餐廳也沒心經營,毫無特色可言。但如果將一些舊區內的街市的幾間老式荳品店,如這裡如義香如人和如公和的列入什麼文化遺產,我舉腳讚成。
因為這些才真的是有特色。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