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10-12
2542 瀏覽
一直對古早味的上海菜館情有獨鍾,只想找到那些年的上海菜情懷,土瓜灣美華就是其中一家有興趣的上海菜館,看似遙不可及的土瓜灣美善同里,其實從旺角開出的綠色小巴可達門前,實際是相當方便。 站在數十年前時興的兩道玻璃門前,自己的右手邊相信就是在早上應接不暇的熱豆漿和粢飯出品處,左手邊則是各款蒸煎包點製作部,還有店裡的冷盤櫃,這不就是舊式上海館的格局??冷盤櫃只有幾款如鹵蛋、燻魚、炸鳳尾魚的冷盤食品,這些美味還是留待天氣沒那麼熱才外帶回家好了。操著濃濃上海口音廣東話的老闆指示客人坐在店中大圓桌,兩位同以上海話交談的女侍應即時分別送上餐牌及熱茶,很有默契的合作方式。在菜牌中看到有銀絲卷這名字時就想起前同事名句之一:"唔駛多講,拎條銀絲卷睇睇先。"早已蒸好待點的銀絲卷即點即有,雪白銀絲卷平均地切開方便客人享用,可惜當看到其橫切面時不期然失望起來,那如饅頭般實在而不是銀絲卷應有的一絲絲模樣,這方面不算得是合格。幸而這件如饅頭的銀絲卷滿有麵粉香,柔軟中仍有咬勁,麵糰微微甜的不用沾練奶也可口,只是將其視作饅頭還是比較合適。看到其他人客的小籠包並不是以椰菜葉墊底,即時轉為另一上海菜至愛--鍋貼,這包點果然在
站在數十年前時興的兩道玻璃門前,自己的右手邊相信就是在早上應接不暇的熱豆漿和粢飯出品處,左手邊則是各款蒸煎包點製作部,還有店裡的冷盤櫃,這不就是舊式上海館的格局??冷盤櫃只有幾款如鹵蛋、燻魚、炸鳳尾魚的冷盤食品,這些美味還是留待天氣沒那麼熱才外帶回家好了。
早已蒸好待點的銀絲卷即點即有,雪白銀絲卷平均地切開方便客人享用,可惜當看到其橫切面時不期然失望起來,那如饅頭般實在而不是銀絲卷應有的一絲絲模樣,這方面不算得是合格。
幸而這件如饅頭的銀絲卷滿有麵粉香,柔軟中仍有咬勁,麵糰微微甜的不用沾練奶也可口,只是將其視作饅頭還是比較合適。
四隻小巧鍋貼摺紋密密的很漂亮工整,新鮮煎好的外皮煙韌不黏牙而底部是香脆的,好吃的鍋貼外皮水準就是如此;純瘦肉餡做得不太死實,想不到還會噴出肉汁哩,好吃好吃!!
細數之下這道三鮮冷麵的材料有帶骨又斬得細件的鹹雞、爽口無味豬皮、厚切無怪味豬肚、細如蝦米全身通透的冷凍蝦仁、看來新鮮的粉紅洋火腿、爽脆無砂雲耳/芽菜及脆脆雞腎薄片各少許,看來又真的蠻豐富耶。
幼幼黃色冷麵溫度只是一般冰涼,總算不是室溫程度的冷麵,麵條本身有點彈力只是有些結成一團,要自行慢慢將其散開,可算是有得食有得玩嚕;芝麻醬有著芝麻香也是整盤冷麵的味道來源,濃稠芝麻醬讓冷麵黏口不已,應該自行加點酸酸黑醋拌和,相信口感會沒那麼黏膩。
上海老闆看似不苟言笑,結帳時也笑著的說多謝,比不遠處新樓的連鎖食肆同一句說話多了一種親切感。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