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11-20
275 瀏覽
約了朋友Happy Hour,想找一家便利餐廳醫肚。到了尖沙嘴The One附近,一眼就看到源記燒味粉麵茶餐廳,非常就腳。 在餐牌的較頭位置,見到炒貴刁。突然懷念在星加坡食街的炒粿條,就心血來潮點它一碟來試試。 炒粿條是潮州人的小吃,在19世紀,在星馬發揚光大,成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美食。馬來語是根據福建話(或潮州話,大致相同)「炒果條」的音譯,稱為「Char Kway Teow」。所以,在香港索性就叫炒貴刁了。 一般炒貴刁的材料有:貴刁、豆芽 雞蛋 醬油、黑醬油、蠔油、森巴辣椒醬 蝦仁、臘腸、魚餅和韭菜一起爆炒。由於炒粿條的味道和佐料都大同小異,也就意味著炒粿條是個注重炒功的食物,炒得好吃,炒得夠火候和炒得有特色,才能吸引顧客。在檳城仍然可以找到用炭火代替現代煤氣來炒,火候十足。 源記的炒貴刁一承上來,看到顏色就比我經驗中的偏黃。看其材料,嚐其味道,有咖喱的味道,加入了韭黃和火腿絲,沒有了臘腸和魚餅,味道和星洲炒米相似。而且可能廚師太忙,貴刁都沒有充分調和,還見到貴刁有白色部位。 星洲炒米的炒料一般是:米粉,蝦、叉燒、雞蛋、芽菜、咖哩醬及紅辣椒絲等。原來源記的炒貴刁是一
在餐牌的較頭位置,見到炒貴刁。突然懷念在星加坡食街的炒粿條,就心血來潮點它一碟來試試。
炒粿條是潮州人的小吃,在19世紀,在星馬發揚光大,成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美食。馬來語是根據福建話(或潮州話,大致相同)「炒果條」的音譯,稱為「Char Kway Teow」。所以,在香港索性就叫炒貴刁了。
一般炒貴刁的材料有:貴刁、豆芽 雞蛋 醬油、黑醬油、蠔油、森巴辣椒醬 蝦仁、臘腸、魚餅和韭菜一起爆炒。由於炒粿條的味道和佐料都大同小異,也就意味著炒粿條是個注重炒功的食物,炒得好吃,炒得夠火候和炒得有特色,才能吸引顧客。在檳城仍然可以找到用炭火代替現代煤氣來炒,火候十足。
源記的炒貴刁一承上來,看到顏色就比我經驗中的偏黃。看其材料,嚐其味道,有咖喱的味道,加入了韭黃和火腿絲,沒有了臘腸和魚餅,味道和星洲炒米相似。而且可能廚師太忙,貴刁都沒有充分調和,還見到貴刁有白色部位。
原來源記的炒貴刁是一般港式茶餐廳的星洲炒米做法。本來想懷念一下新加坡炒粿條風味是沒有的了,但找就腳地點去緊急醫肚源記還是不錯,上菜的速度也很能配合。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