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6-09
40 瀏覽
朋友來電相約晚飯,地點由我決定去北京酒樓,由於北京酒樓長期旺塲,之前多次即興訂枱也向隅,所以今次下午五點前預早致電訂枱。 北京酒樓位於佐敦一座相當舊的大廈內,入口從一條窄長的樓梯走上一層樓,沿着彌敦道行一個不留神便很容易錯過了梯口。 六點半前巳抵達,入到北京酒樓,彷佛返回了電影花樣年華的六、七十年代,相信幾十年來也沒有翻新過。 酒樓開業近四十年,餐前小食仍舊沒變,用的仍是老派的花生、酸菜及青瓜。 六點半人還未到齊,先叫了兩客前菜水晶肉及熗腰花解饞,人齊後再點菜; 今天叫了五道非常地道的京菜,分別是鹽爆管廷、山東燒鷄、蝦子鍋蹋豆腐、宮保明蝦、鍋塌菜盒及鮮肉鍋貼。 水晶肉 ($52)跟鎮江肴肉差不多,可能不是用鎮江醋來造,所以表面沒有赤紅色,但口感跟食味也差不多,水晶皮凍彈牙、肉質軟硬適中、很有肉香味而不油膩,蘸些醋一起吃味道很正!熗腰花 ($68)熗腰花是一道頗花功夫的菜,要做得好厨師必須澈底清洗以去除豬腰本身的尿臊味,否則煑出來難以下嚥,豬腰切成丁字花再切成薄片,下面墊上小黄瓜上枱,腰花入口質地脆嫩,味道鮮美,一丁點尿臊味也沒有,腰花下的黃瓜更加爽脆好食,跟精美的腰花相德益璋,這
水晶肉 ($52)
跟鎮江肴肉差不多,可能不是用鎮江醋來造,所以表面沒有赤紅色,但口感跟食味也差不多,水晶皮凍彈牙、肉質軟硬適中、很有肉香味而不油膩,蘸些醋一起吃味道很正!
熗腰花 ($68)
熗腰花是一道頗花功夫的菜,要做得好厨師必須澈底清洗以去除豬腰本身的尿臊味,否則煑出來難以下嚥,豬腰切成丁字花再切成薄片,下面墊上小黄瓜上枱,腰花入口質地脆嫩,味道鮮美,一丁點尿臊味也沒有,腰花下的黃瓜更加爽脆好食,跟精美的腰花相德益璋,這麽的一道功夫菜,份量不輕只賣幾十元實在難得。
鹽爆管廷 ($65)
這是一味傳统的京菜,管廷即豬肺旁的黃喉,一隻豬只有一條,做一碟要用上十幾隻豬。而所謂鹽爆,就是先將黃喉洗淨灼熟,之後以大火烹煮,最後再加芫荽炒香。那份爽口清新的感覺非常特別,吃時還要欣賞師傅將黃喉切成蜈蚣狀的刀功,蜈蚣狀的管廷包着芫荽入口爽脆,由於先灼再大火快炒,所以不油不膩,吃時蘸上辣醬,惹味又爽口。
山東燒鷄 ($75)
京菜是由由宮廷風味、清真風味和山東風味融合形成,所以京菜中有這一道山東燒鷄,山東燒雞亦即是手撕雞,用約斤半至兩斤重雞項一隻,以豉油、桂皮及八角等醃製,炸完再蒸,雖名為燒鷄但蒸過後肉質嫩滑,以手撕成肉絲上枱,配上由蒜蓉及豉油調製成的醬汁同吃,滋味獨特,可能因貨源問題,但鷄肉鮮味好像不及從前。
蝦子鍋蹋豆腐 ($36)
鍋塌豆腐最早是山東菜,後來山東人大量進駐北京,從前北京著名菜館的八大樓大多是魯菜,北京菜系也是在山東菜的基礎上演變的,鍋塌的意思是加入鹽、酒及醬料在鍋中煑至收乾醬汁,鍋塌豆腐就是傳統魯菜演變成精細了、帶一點宮廷味道而成的北京風味,鍋塌豆腐從原來的放肉變成了放蝦子,味道變得更香口,是一味又平又正的美食,我每次上京菜館都會叫這個蝦子鍋塌豆腐。
宮保明蝦 ($118)
師傅將大蝦去殼起肉,沾上薄薄一層的炸粉炸至半熟,再用秘製的宮保汁爆香,入口啖啖肉,並有濃郁的香辣味道,上枱時還在冒煙,但沒有泰豊樓用鐵板上煙霧彌漫的氣勢,不過茨汁就比泰豊樓薄身,不會成碟茨汁浸着蝦球,這是全晚最貴的一味菜,但一碟有十多隻大蝦,都算幾抵食。
鍋塌菜盒 ($70)
菜盒是用蛋漿包着調料、豬肉及一片津菜,加入鹽、酒及醬料在鍋中煑至收乾醬汁,是另一道細緻的手功菜,個人比較愛吃這種花巧菜式,一啖之中有齊蛋味、肉味跟菜味,味道跟營養同樣均衡,非常合口味。
鮮肉鍋貼 ($42)
一客小的份量巳有十隻件頭頗大的鍋貼,底面都給煎至焦香,都算幾有水準,食北方菜不吃白飯改吃餃子亦很適合。
高力豆沙 (送)
這高力豆沙蛋皮太厚身,而且預先做好放凉了不太好吃,雖然是免費的,但酒樓也應保持一定水準才對。
今天叫的地道京菜都做得夠水準,小的份量已足夠四、五個人食,不過今晚有幾菜上枱時不夠熱度影响食味;但最大問題還在服務方面,這也是老店常有的通病,當我點菜時在座有人向侍應要求多一本菜牌,侍應竟然拒絕及叫我們輪流看,服務方面實在有改進的空間。 除此之外北京酒樓也像泰豊樓一樣,需要翻新一下以改善用餐環境,經過數拾年寒暑就算是花樣年華也會粉退花殘,應加以改善以配合現代的收費水平才對。
推介級別: 食正宗北京菜之佳選,向注重食物多于環境的人推介!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