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6
19
等級4
118
0
首先聲明, 我本來就是個容易滿足並且不饞嘴的人呀!所以如果這天是一般普通的光顧, 我應該不會注意這麼多囉! 哈哈! 可由於這回抱的心態正是老闆Sue所說: 我們試試菜, 好多給意見改良改良. 故此我真的品嚐得很細心呀......即使我不真的很「食家」! 就以食客主觀的心去試啦, 不想只說客套話. (故有得罪請見諒~)先來湯, 忽發奇想起名「女人心」是o麻? 不錯, 正如「女人心」半冷半熱的湯. 黃色的湯中間放了一片燒過的蕃茄, 蕃茄之上又浮著橙橙紅紅不喝不知是什麼的東西..... Sue叫我們先掏中間橙紅部份的湯: 驚喜! 原來是蕃茄凍湯! 味道非常清新! 其蕃茄味道香濃, 帶清爽而不酸溜, 絕非一般熱蕃茄湯/ 籮宋湯那樣沉重, 估計用了「蕃茄水」(或有人叫「蕃茄清」) 去造...... 而黃色的部份..... 對了, 既說「女人心」, 「半冷半熱」的湯: 中間是凍, 外圍就是熱了. 黃色的熱湯是南瓜湯. 如主人家所說, 這是最易被接受的湯. 南瓜甜美可口, 很難抗拒! 此湯質感造得不厚, 喝完整碗都不會令人覺得飽濟. 對於這南瓜湯, 我雖然已經很滿意, 但還是挑了一點骨頭: 我覺得太
更多
首先聲明, 我本來就是個容易滿足並且不饞嘴的人呀!

所以如果這天是一般普通的光顧, 我應該不會注意這麼多囉! 哈哈! 可由於這回抱的心態正是老闆Sue所說: 我們試試菜, 好多給意見改良改良. 故此我真的品嚐得很細心呀......即使我不真的很「食家」! 就以食客主觀的心去試啦, 不想只說客套話. (故有得罪請見諒~)

先來湯, 忽發奇想起名「女人心」是o麻? 不錯, 正如「女人心」半冷半熱的湯. 黃色的湯中間放了一片燒過的蕃茄, 蕃茄之上又浮著橙橙紅紅不喝不知是什麼的東西..... Sue叫我們先掏中間橙紅部份的湯: 驚喜! 原來是蕃茄凍湯! 味道非常清新! 其蕃茄味道香濃, 帶清爽而不酸溜, 絕非一般熱蕃茄湯/ 籮宋湯那樣沉重, 估計用了「蕃茄水」(或有人叫「蕃茄清」) 去造...... 而黃色的部份..... 對了, 既說「女人心」, 「半冷半熱」的湯: 中間是凍, 外圍就是熱了. 黃色的熱湯是南瓜湯. 如主人家所說, 這是最易被接受的湯. 南瓜甜美可口, 很難抗拒! 此湯質感造得不厚, 喝完整碗都不會令人覺得飽濟. 對於這南瓜湯, 我雖然已經很滿意, 但還是挑了一點骨頭: 我覺得太甜了! 甜得沒了南瓜的味道! 改善了這個就給101 分!!

第二是"土耳其燜羊肉" , 上菜時看見最面有一層黃黃白白的東西, 眾人一直猜測之時, 我已經忍不住先起筷......噢! 是先起叉.....又由於好奇心大發, 我和蘇謙趁其他人低頭密密吃的時候不停「發掘」, 看看「黃黃白白的東西」底下還有沒有「橋妙」~~ 先開估, 那黃黃白白大家以為是炒蛋白的東西, 其實, 是飯!!!!!! 混了忌廉汁(白汁?), 洋蔥, 忘記了, 好像還有蒜子的飯, 非常好吃, 味道和質感都很豐富, 特別是飯粒咬起來, 居然有糯米飯/珍珠飯的堅韌口感! (哈哈, 還怕會是半生熟的西式飯...) 因為好吃, 故多吃兩口都不覺"漏" ! 至於其下的燜羊肉, 帶點黑椒味, 肉件細細吃的很方便, 而肉質亦很鬆軟(不知怎樣處理的呢?!) 但由於太好, 沒有羊肉酥, 合上眼吃會以為在吃燜得非常軟的牛腩.....這個不知是好是壞了! 配料方面有非常入味的西芹和茄子等等, 配以其上的飯吃別有風味~

接著是香草燒魚, 據說曾居馬來西亞的大廚對運用香料和調配醬汁特別有研究, 所以不少菜式都配合了不同香草....... 這個香草燒魚, 就是在那躺在青檸上的石斑肉面, 鋪上一層綠色的香草, 配上松子和......不知什麼果仁物體, 再去燒. 我不知香草的名堂, 但配合檸檬的清香, 吃起來的確很舒服. 香草帶了丁點辣, 可能想食客吃起來"醒神" 點, 可是我反覺得有點怪噢......還有果仁方面似乎烘過火了, 不但脆, 還苦了! 香草燒魚整體平平, 就是始終打破不了「中式魚比較好」的定律(其實是心結....) 這樣說, 真不好意思!

酥皮焗鴕鳥肉, 哈哈, 這片酥皮非常有趣! 絕對不是外間酥皮湯的酥皮那樣厚厚脹起來的, 驟眼看上去似有一片簿簿的牛油紙蓋在碟上而已! 哈哈, 當我們要破開它的時候, 奇事就來了...... "哎呀! 我塊酥皮吹走左呀!!" 由於酥皮很簿脆, 所以不小心就會被它逃跑了, 大家唯有趕快捉住它, 吃丟它, 再去研究底下是什麼..... 好, 酥皮之下, 就是切得四四方方小片的鴕鳥肉, 這像中菜的處理方法噢, 可能為了方便大家分吃罷..... 鴕鳥肉四方小片可能易受火, 所以也覺得韌了點, 當然這不過份是可以接受的啦!! 除了鴕鳥肉片, 還有大量雜菌, 很多不種類的菇類, 菌類, 大家至少吃得出有冬菇, 磨菇, 雞脾菇, 牛肝菌......可惜, 由於焗鴕鳥肉的黑椒汁太濃, 又不幸被這些菇菇撤底吸收, 吃起來滿口只有鹹味, 這可失策了.

到了中場清清味覺的菜式, 如中場吃一口雪笆的功用: 「四季之戀」; 箇名思意, 有四個部份. 這是個冷盤, 是個有點泰越式酸酸的沙律. 「春」是似乎混了沙律醋的西生菜, 開胃醒神; 「夏」的代表是那纖維較多, 帶點草青香味, 類似野菜的龍鬚菜, 這個吃起來已覺得很有生氣, 很健康; 「秋」是三色燈籠椒, 清清甜甜; 「冬」是混了秘製汁的墨魚頭. 此墨魚頭一度令我們懷疑是否半生熟, 因為吃起來有時爽口, 有時堅韌滑滑的, 不過驗證之後, 老闆sue 說是全熟, 只可能因為是墨魚頭的原故, 吃起來總會有些滑滑..... 整體來說, 這"四季之戀"入口非常舒服! 取得很高評價!

清清味覺原來是為了應付這「翡冷翠之曲」---- 菠菜鵝肝卷, 外皮鬆脆是理所當然的, 因為用了剛才簿簿的脆酥皮去包. 內裡包了一條已成條狀的鵝肝和比例較多的菠菜. 跟鵝肝卷一同上桌的是那用黑醋, 芝麻, 花生醬以及鵝肝蓉勻成的醬汁. 我先吃了原味, 菠菜跟鵝肝很配合, 菠菜把鵝肝的油膩減退了不少, 而味道則稍為清淡; 加點醬汁試試看, 醬汁的酸味把整個菠菜鵝肝卷的味道帶了出來, 很神奇! 慶幸的是, 我沒有貪心多蘸了汁(只滴了一滴), 因為汁蘸多了, 鵝肝的味道就會完全消失! 各位下次再吃時要注意了~~

終於到尾聲, 我們把了紅酒的, 沖沖把杯中物喝完就試甜品: 「白雪皚皚」, 上面是蛋白泡泡, 中層是好像「焦糖雞蛋布丁」味道的「布丁」, 最底下有一片芒果. Sue 教我們三層一起吃, 可是不成功, 因為芒果和布丁都滑來滑去.....哈哈! 我們建議若改用直杯形的盛器比較好, 現在用中式飯碗去盛實在不可能三層一起吃~~ 味道方面, 大家一致認為太甜! 不是香港人口味! 特別吃到最後, 只知道那片是芒果, 卻一點都吃不出除了糖水甜以外的味道! 這個可真要改良了!!

最後, 實在多謝呀Sue 和她的丈夫, 並大廚的勞心勞苦, 為我們費思量想出這些特別菜式, 希望這些意見對你們未來大計有幫助!

以上意見純以主觀提出, 並不專業呀, 如有錯誤請見諒!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