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5-08-16
549 瀏覽
我不是理工生,不過,由於理工大學的位置優越,理工,是我去得最多的大學學府。而,我在校園內飲飲食食的足跡,多年來,可以說是不少。起碼,每一次去睇演唱會,理工的舊 can 是我食飯的熱點之一。後來,理工也發現問題了,校園內的大部份食肆實行了嚴格的會員制,非校園工作人員、學生、教師、校友,均不能光顧及進入,頓時令到理工大學眾餐廳、酒樓、canteen,甚至是咖啡店,變得 "這麼近又那麼遠"。這一次,同食友兼校友 Siphor 一起來到理工,分了兩天重新研究一下現在的理工大學有什麼平靚正既野食,在工作日的一個中午,我們由學生會的大can/舊can 開始《理工大學吃》。以前的大學 canteen ,的確是會有學堂食肆的獨特色彩,但,自從外判的營業權紛紗地由三大快餐店包辦了,好多學府內及醫院內的餐廳,其出品變得千篇一律,但說食物種類同分類,當然比掛正名的快餐店多,只是味道上同快餐店沒有大分別。這一天在學生會舊 can,守衛是絕對的深嚴,每一名來訪者,都要經過保安作簡單的查證才能進入,而且要每人一證,絕對沒有一人帶一人的例子。我同朋友二人都覺得,既然回到了學生飯堂,吃的當然是當年最喜歡的學生餐,而在
後來,理工也發現問題了,校園內的大部份食肆實行了嚴格的會員制,非校園工作人員、學生、教師、校友,均不能光顧及進入,頓時令到理工大學眾餐廳、酒樓、canteen,甚至是咖啡店,變得 "這麼近又那麼遠"。
這一次,同食友兼校友 Siphor 一起來到理工,分了兩天重新研究一下現在的理工大學有什麼平靚正既野食,在工作日的一個中午,我們由學生會的大can/舊can 開始《理工大學吃》。
這一天在學生會舊 can,守衛是絕對的深嚴,每一名來訪者,都要經過保安作簡單的查證才能進入,而且要每人一證,絕對沒有一人帶一人的例子。
我同朋友二人都覺得,既然回到了學生飯堂,吃的當然是當年最喜歡的學生餐,而在香港的學府 canteen,又快又方便又夠飽的,非燒臘飯莫屬,所以,我們異口同聲地要了燒味飯,而且二人都要了叉油雞飯。
叉油雞飯,是快餐店的形式,不過,舊 can 是由那一家快餐店合作經營我就沒有考究了。不過,出來的品質同份量,就同快餐店的出品完美地劃上一個等號。皮光肉滑的雞,夠腍的叉燒,向來,我都覺得快餐店的燒臘是不錯的。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