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47
17
等級4
174
1
想吃 Kaya Toast 時,通常想到這裡(或其他分店),愛其地點就腳,水準較穩定,與新加坡原裝亦有五、六分神似;也曾在其他地方點過 Kaya Toast,但是賣相以至味道皆千奇百怪。所以,週末這天下午,又有意無意路過,吃個 Kaya Toast 茶餐。Kaya Toast 雖說比其他地方強一些,但陳腔濫調說句,就是仍有改善空間 - 這裡的 Kaya 醬以至牛油,都用得稍嫌節制。記得在新加坡吃過的 Kaya Toast,平放時無論從四邊哪個側面看去,都見兩片麵包之間擠滿 Kaya 醬與牛油的混合物。然後,口無論吃到多士的哪一部份,均充滿 Kaya 醬與牛油。這裡呢,我看過製作過程,就是一片麵包,塗了 Kaya 醬後,在中心放一片牛油,可以想像就似一個「回」字一樣,外面的大口是麵包,裏邊的小口是牛油,再叠上另一片麵包,然後就是一刀,從中間把多士一分二。就這樣,效果就跟原裝大不同,一口咬下去,有時是 Kaya 醬與牛油兼有,這當然最好,然而有時又只有 Kaya 醬,甚至偶然 Kaya 醬塗得不太均勻時,就只咬到麵包了。在下並非那種付一分錢要兩分貨貪得無饜之徒,只是眼見店裡其他食品例如(亦
更多
想吃 Kaya Toast 時,通常想到這裡(或其他分店),愛其地點就腳,水準較穩定,與新加坡原裝亦有五、六分神似;
也曾在其他地方點過 Kaya Toast,但是賣相以至味道皆千奇百怪。
所以,週末這天下午,又有意無意路過,吃個 Kaya Toast 茶餐。
Kaya Toast 雖說比其他地方強一些,但陳腔濫調說句,就是仍有改善空間 - 這裡的 Kaya 醬以至牛油,都用得稍嫌節制。
記得在新加坡吃過的 Kaya Toast,平放時無論從四邊哪個側面看去,都見兩片麵包之間擠滿 Kaya 醬與牛油的混合物。然後,口無論吃到多士的哪一部份,均充滿 Kaya 醬與牛油。
這裡呢,我看過製作過程,就是一片麵包,塗了 Kaya 醬後,在中心放一片牛油,可以想像就似一個「回」字一樣,外面的大口是麵包,裏邊的小口是牛油,再叠上另一片麵包,然後就是一刀,從中間把多士一分二。
叠在上面那件顯示得相對較清楚,牛油都只在多士的中心部分
2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就這樣,效果就跟原裝大不同,一口咬下去,有時是 Kaya 醬與牛油兼有,這當然最好,然而有時又只有 Kaya 醬,甚至偶然 Kaya 醬塗得不太均勻時,就只咬到麵包了。
在下並非那種付一分錢要兩分貨貪得無饜之徒,只是眼見店裡其他食品例如(亦尤其是)南洋奶茶做得不錯,如果 Kaya Toast 再提昇一下,或許可稱得上絕配。
其他食物其實不俗,南洋奶茶更是一飲而盡
3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當然,在下也聽過一種說法:香港人愛纖瘦愛健康,不見得會喜歡那麼內容充實的 Kaya Toast。
亦非毫無道理。
不過,既然漢堡包可以有雙層芝士、雙層牛肉,又或者牛肉飯有特盛版本,不如在現有的普通版 Kaya Toast 外,加推一個特別加醬版。
應該可以考慮吧。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1-02-26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28 (下午茶)
推介美食
其他食物其實不俗,南洋奶茶更是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