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1-17
1136 瀏覽
上幾個星期,聽過鄧達智介紹「松記」的燒鵝是很好味的,之後一直想找機會來試一下。為同朋友補祝生日,終於有機會來嘗試這裡的「脆皮燒鵝」。星期日中午這裡也很熱鬧; 原來,這裡已經變成了近期崛起的「單車旅人」的驛站。一大檯一大檯都是拿著「單車帽」的中年騎士。我們一行三人,叫了以下送菜:如圖,沙拉骨的沙拉油(即沙律醬)超少,我真的很懷疑其實是他們不記得入沙律醬,才會弄出這樣的沙拉骨。而且,肉排炸得實在有點兒 "濃"了,肉質都被炸乾,有幾塊最後是咬不開的。叫的是「椒鹽蝦」,吃的卻像「荵油抄蝦」; 可能每家菜館手法都不同吧。吃起上來也很鮮甜,像用了本地基圍蝦製作,就是欠了椒鹽。主角出場,「招牌燒鵝」半隻。燒鵝要親熱吃,因為要是涼了,皮會不脆,肉會韌。所以我們便第一時間起筷,夾下自己喜愛的部位。首先我吃了胸肉,依~皮真的是「脆」! 可是鵝胸亦都真的是「實」! 比較韌。鵝腿,皮脆肉多且彈牙,不會像鵝胸那麼「實的的」。其實有很多人忘記了,或不知道燒鵝 ( 鴨和雞也一樣 ) 有一個部位的肉是特別嫩滑的,那便是「背脊肉」,也就是「鵝脊柱」兩旁的一小塊肉。因為肉少,往往被人忽略; 可是,那裡才是真正的「皮脆肉嫩
為同朋友補祝生日,終於有機會來嘗試這裡的「脆皮燒鵝」。
星期日中午這裡也很熱鬧; 原來,這裡已經變成了近期崛起的「單車旅人」的驛站。一大檯一大檯都是拿著「單車帽」的中年騎士。
我們一行三人,叫了以下送菜:
鵝腿,皮脆肉多且彈牙,不會像鵝胸那麼「實的的」。
其實有很多人忘記了,或不知道燒鵝 ( 鴨和雞也一樣 ) 有一個部位的肉是特別嫩滑的,那便是「背脊肉」,也就是「鵝脊柱」兩旁的一小塊肉。因為肉少,往往被人忽略; 可是,那裡才是真正的「皮脆肉嫩」。
我們還叫了齋河粉和齋瀨粉,我嫌那裡的河粉太過「肥大」,但那裡的「瀨粉」卻比一般街上的「幼細」。
最後我們還叫了兩罐裝汽水。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