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7-02
11088 瀏覽
今年的生日飯,老公安排在中環的 「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我想他的決定是源於去年在澳門「Robuchon au Dome」午膳的愉快體驗。這兩家同摘下「米芝蓮」三星榮譽的餐廳,雖位處不同地域,但均是由「世紀廚師」— 「Joel Robuchon」,於2003年復出後,相繼在世界各地開設的其中兩間餐廳。目前「Joel Robuchon」旗下位於拉斯維加斯、倫敦、摩洛哥、紐約、巴黎、東京、台北、星加坡、曼谷、香港和澳門等地,共收藏了28顆「米芝蓮」星星,是摘星最多的名廚。當晚老公和我便可就香港的「工作室」與澳門的「天巢」不同之處,以個人觀點來作一個比較,比拼出兩者的優劣!「Joel Robuchon」旗下以「工作室」(法文 L'Atelier 的解釋) 命名的餐廳,大部份都有著紅與黑的開放式設計,客人坐在如吧檯的座位,可看到廚師們泡製菜式的情況。香港的「工作室」,有著兩個不同的部份,其一就是那「招牌」的開放式設計。吧檯形式,可讓食客與侍應有更親近的接觸,拉近彼此的距離,感覺也較輕鬆。不過當食客坐得較密集的時候,聲浪便顯得較雜亂。「Robuchon au Do
當晚老公和我便可就香港的「工作室」與澳門的「天巢」不同之處,以個人觀點來作一個比較,比拼出兩者的優劣!
吧檯形式,可讓食客與侍應有更親近的接觸,拉近彼此的距離,感覺也較輕鬆。不過當食客坐得較密集的時候,聲浪便顯得較雜亂。
環境:「Robuchon au Dome」— 勝!
麵包總體 (包括牛油):「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 勝!
入口滿口爽脆,多汁,清酸的青蘋果尤為突出,還有甜嫩中帶點輕鹹的蟹肉,而末狀的牛油果則發揮黏合的作用,緊緊將各款材料融合。蕃茄醬汁調得幽香,味道爽朗,非常稱心!配搭迎合夏日的氣息,唯獨拌得不算太均勻,有時滿口的青蘋果,再配上蕃茄醬汁時會太酸,而且味道亦變得單一。但每當嚐到一口平衡分佈的組合,那份超然的美味,和「Joel Robuchon」的神韻便會湧現出來。
如沒記錯,當晚是首次嘗試 Spelt Risotto 。 Spelt Risotto 有嚼感,富有點點堅果香氣,剛好與同帶杏香的雞油菌很合拍,再加上 Parmesan 沫泡的淡淡芝香,整道菜來得很融和與統一。
味道清香,酸度平衡,在清怡的韻味中透出 Ricotta Cheese Sherbet 的芝香與滑溜,若 LA MARA DES BOIS 士多啤梨可再濃郁一點,效果定當更理想!
主菜是當晚我最欣賞的環節,兩款主菜都滿有驚喜!
主菜的味道以「工作室」較為震撼。
主菜:「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 勝!
而且茶點的朱古力和果汁啫喱糖的份量要比「工作坊」多。
LE MOKA OU DE THE MIGUARDISES:「Robuchon au Dome」— 勝!
「Joel Robuchon」有一格言:「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the perfect meal – one can always do better!」,心領神匯地引證出其無窮創意的原動力,與持久不滅的熱誠,相信用諸於不同的行業與位置同樣合適!
總結:Robuchon au Dome 的午餐較有驚喜,更重要的是非常超值,勝價比高!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