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06-16
9076 瀏覽
記得上次吃 銀座 おのでら 是去年十二月左右。想不到這邊我的食評剛出, 那邊 Openrice 的朋友已告之她們四月底宣告結業。 無可否認, 她們的水平是有下降一點, 但也沒有差到要結束。 曾經有鮨店主人告訴我説: 「在香港, 經營鮨店其實蠻困難, 好壞有時得看恒生指數。牛市? 個個口袋有錢, 吃日本菜會疏爽一點, 吃貴的, 叫瓶酒喝喝也無妨。 熊市? 星期五晚上也只小貓三幾隻。」 當時我聽了一笑而之, 但心裡其實也是默默認同著。 上次光顧這裡是去年夏天, 轉眼一年。這裡的第一篇食評是小弟寫的, 今天翻看 Openrice, 發現這店的食評只有潦潦 … 是沒有人來嗎? 還是大家認為這裡是 Better keep Secret? 無論如何, 我認為好的鮨店應該要繼續經營下去。大家如果有看我的食評, 應該知道我光顧鮨店大都自己帶酒。 一來可以喝自己喜歡的, 二來是遇過有些鮨店太會 "平酒貴賣"。 我明白, 人家又杯又冰又服務, 賣貴一點絕對無可厚非。 可恨的是, 有些鮨店實在有點太離譜, 外面賣$300 的普通酒, 她竟然賣到 $1800。 不知道價錢的也就算了, 萬一知道
曾經有鮨店主人告訴我説: 「在香港, 經營鮨店其實蠻困難, 好壞有時得看恒生指數。牛市? 個個口袋有錢, 吃日本菜會疏爽一點, 吃貴的, 叫瓶酒喝喝也無妨。 熊市? 星期五晚上也只小貓三幾隻。」 當時我聽了一笑而之, 但心裡其實也是默默認同著。
上次光顧這裡是去年夏天, 轉眼一年。這裡的第一篇食評是小弟寫的, 今天翻看 Openrice, 發現這店的食評只有潦潦 … 是沒有人來嗎? 還是大家認為這裡是 Better keep Secret? 無論如何, 我認為好的鮨店應該要繼續經營下去。
大家如果有看我的食評, 應該知道我光顧鮨店大都自己帶酒。 一來可以喝自己喜歡的, 二來是遇過有些鮨店太會 "平酒貴賣"。 我明白, 人家又杯又冰又服務, 賣貴一點絕對無可厚非。 可恨的是, 有些鮨店實在有點太離譜, 外面賣$300 的普通酒, 她竟然賣到 $1800。 不知道價錢的也就算了, 萬一知道的話, 心裡很不是味兒吧。
如果我沒帶酒, 吃壽司又想小酌的話 (像今晚), 我會想起這裡。 這兒的酒, 個人認為取價合理, 而且她們進的, 有一半是非主流的地酒。 所謂地酒, 是指只能在產地才有機會喝到的酒。 還有一點, 這裡從大將到侍應, 對日本酒都有很深的認識, 信她們就對了。
事隔一年, 今晚我又回來這裡: 植原
正要翻開暖簾, 發現它皺得很, 像被洗過很多次似的, 以前那鮮藍色漸退, 明顯是歲月留下的手筆。
打開了門, 那長長的壽司 counter 還是一樣漂亮, 給客人和暖的感覺。 侍應帶我到中間的位置坐下, 並端上了茶。 「很久沒有來了, 你好嗎?」 植原師父問道。 「 好像有 9 個月多了…」我答。 「現在開了很多新的壽司店,有去試過嗎?」「 你會推薦哪一間呢? 」我問。「 不知道耶。 我都沒有去外面吃。」植原師父 笑咪咪地回答, 樣子老是睡不醒似的。
...
選新鮮蕃茄, 去皮去籽後榨汁, 仔細地隔走沉澱物, 留下來的, 是像香檳色的汁液, 混入寒天, 把它做成 jello。 萬一碰到番茄當造, 那些 jello 比鮮番茄還要好吃。 今晚的第一道前菜, 冰涼可口, 令人暑氣全消, 好吃!
...
金目鯛
今晚這個金目鯛, 配以紫蘇昆布梅子醬, 好吃!
...
螢烏賊沖漬け
...
太刀魚
這裡用的明顯比較細小, 所以油脂欠奉。 但也不代表不好吃, 小的太刀魚如果處理得宜, 味道可以很清爽。 像今晚這道, 只有魚皮被烤焦, 還是半生的, 魚肉呈粉紅色。 入口香脆不膩, 味道雖然沒有大太刀的濃郁, 但肉質柔軟, 也不錯吃。
...
床伏
可能是夏天的關係, 今晚這道床伏用的醬汁比較清淡, 沒有像以前吃大黑鮑用的那種濃稠的肝醬汁, 味道清爽, 配上新鮮山葵, 辛中有甜。
....
鯛白子
...
白海老. 蓮根. 菜の花
「這丸子用什麼做的, 是魚肉嗎? 還是豆腐?」
「蓮藕!」
「嘩! 想不到!」我讚嘆道。
「你們掌廚的師父好生厲害。」
「對呀!」
「日本人??」我問。 師父點點頭。
我用筷子把餘下的一粒丸子夾開, 看看裡面有什麼乾坤。 發現原本以為的櫻海老, 原來是白海老。 回想也對, 這裡都進些時令貨, 五月又哪來櫻海老? 當我知道是白海老的時候, 心裡更是欣喜, 還把其中一隻白海老夾出來細嚐。 白海老比櫻海老甜得多, 這道菜合時令之餘可算是不計成本。 這兒廚部師父, 對選料之認真, 我有著正面的評價。
...
鮪の磯辺巻き
我一口一段,把餘下的全吃掉… 好吃極了!
....
植原師父
味道不錯, 對太座來説, 份量剛剛好。 但我的話, 有點不滿足。
....
以下兩款比較特別, 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白蝦
但今晚的更好吃。 植原師父 不用醬油, 壽司握好後, 他放上梅醬。 梅子酸咪咪, 配合又甜又黏稠的蝦肉, 簡直是絶品, 不但一洗上一道壽司 (赤鯥) 的油膩感, 而且那天然高級的酸甜味, 更是一震食慾。
在香港云云眾多鮨店裡的云云眾多白蝦壽司中, 我是首次吃到這種配搭, 這種味道。
...
鯖
「為什麼要捲上海苔?」我問。
「拿起來不會散。」新師父答道。
「是真的嗎? 還是有其他原因?」我追問, 同時也看了看 植原師父 。
植原師父笑了笑, 點點頭, 還是一樣那副想睡的樣子…
...
お椀
しじみ (大和蜆) 在我以前的食評: 夏の美味 已介紹過, 恕我不再在這裡重提了。 今晚的湯, 用的是白味噌, 所以豆味香濃。 大和蜆放得很多, 白味噌咸中帶甜, 加上蜆肉的鮮香, 不但好喝, 而且絕對解酒…… 讚!
...
水信玄餅
「我們推出這個甜品以來, 你是第一個説出名字的客人!」 師父説。
「水信玄餅喎!? 應該很多人知道吧! 這麼出名! 要不其他客人叫它什麼?」 我好奇問道。
「有人叫啫喱、 有人叫透明果凍、 有人叫 " 呢個嘢 "」師父道。
「那你要告訴客人其名字才對呀!」我説。
水信玄餅, 是山梨縣【金精軒】的名物。 真正的水信玄餅, 晶瑩剔透, 極像一顆大水珠, 吃的時候配上黄豆粉和黑蜜。
不要以為只是一個水做的啫喱球, 世事往往越是簡單, 越是難做。 金精軒的 水信玄餅, 主要材料是 【甲斐駒ヶ岳】(山名) 流下來的水, 因為是高山川流的關係, 所以味道清中帶甜。 本人有一段時間十分留意水的味道, 在以前的食評中, 我有提及過試喝不同的水和其味道的分別, 有興趣知道的朋友可以參考: 一期一會 (前編)。 順帶一提, 日本有名的【白州威士忌】、山梨縣清酒銘柄 【七賢】, 也是用著同樣的水。
除了主要材料: 水 以外,就只有寒天了。
水信玄餅之所以珍貴, 除了因為無法用機器大量生產之外, 個人認為最大的原因是它會自動溶化, 聽說如果拿出來沒有在 30 分鐘以內吃完的話, 整個餅會變回一灘水, 這也是為什麼只有在當地才能吃得到原因。
有人曾經嘗試自己做, 又加糖又加寒天, 做出來的成品十分相似, 還可放在手上搖晃。 但據我了解, 水信玄餅 是沒有加糖的。 其甜味完全來自山泉水。此外, 也沒有辦法放在手上搖晃, 因手的熱力足以把它溶解。 水和寒天的比例就是其微妙和厲害之處, 是日本真真正正的水和菓子。
今晚的, 與其叫 " 水信玄餅 ", 不如叫 " 水信玄冰 " 更為貼切。 我嘗試把一塊 " 冰塊 " 勺起來但失敗了。 這其實代表其軟硬度跟真的 水信玄餅 很像, 無法拿起之餘, 不吃還會慢慢溶解。 我沒辦法, 只好反過來,把 黃豆粉 和 黑蜜 倒一點進 "冰塊" 中。 我捧起小皿, 把一塊 " 冰塊 " "爬" 進口裡, " 冰塊 " 沒有甜味, 但和 水信玄餅 一樣, 不用嚼, 自然溶。 好吃嗎? 沒有味道的東西怎會好吃? 但廚房師父的功力,卻令我一再拜服。
題外話: 有吃過 【金精軒】水信玄餅 的人問道: 此餅近乎無味,何故做之? 金精軒道: 把這裏的好水和我們的菓子結合, 讓每個到訪的客戶都可以嚐到這裡的水之美。
水信玄餅 乃可吃之水。
...
北の錦 まる田 純米大吟醸
創立於明治十一年 ( 1879年), 小林酒造 是一所歷史悠久的酒蔵。 他們有個宗旨, 堅持用北海道當地種植的 酒米 和當地的水來釀酒。 所以他們的酒, 極俱風格, 是真真正正的地酒。
今晚的酒, 酒米是 北海道產的 【彗星】和【吟風】, 屬於較罕見的酒米。 精米步合為45%, 酒精度15%。 酒色清澈透明, 如水般潔淨。 放近鼻子, 幽幽的散發著吟醸和稻米香, 雖然是純米大吟醸, 卻不是花果系列那一類, 而且香味並不明顯。 呷了一口, 除米味特出外, 還隱約有稻穗的味道, 那應該就是北海產米的特色了。 酒體厚, 亦有一定的酒精感, 屬淡麗辛口。 餘韻中等, 太座喝後,覺得口感辛辣。 我個人覺得, 有時候喝得太多 山田錦, 喝一下用其他酒米釀的酒, 不但可以豐富評酒經驗, 還可以體會日本不同地方地酒的味道。 今晚的酒… 豪爽!
題外話/補充資料:
一間鮨店是好是壞, 有時看看廚房的出品大概就略知一二。 在料理台製作壽司的師父, 其一舉一動, 客人當然十分注意, 但在幕後, 廚房師父的功力如何, 因為看不見, 我們只能在其出品上找端倪。 很多時候, 壽司吃得滿意,但往往敗在最後的一碗湯。 如果大家有留意, 在我以前的食評也曾出現過類似的事情。 但如果連這樣的細微之處也兼顧得到的話,我認為,這間店一定差不到哪裏去。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