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17
6
等級4
2020-09-17 712 瀏覽
對於一個從小就愛跟老爸上茶樓喝早茶的人而言,空氣中跌宕的味道、喧囂的人聲、托著點心的嬸嬸,每幅影像、每個聲音,都是珍貴的童年回憶。然後老店一間復一間的結業,想尋回昔日的味道,只會越來越難,猶幸坊間偶有師傅肯花心力,重現當年的風味,實在要大力支持。尖沙咀凱悅酒店中菜廳凱悅軒,近日由黃皓勤成為新任主廚,而且推出「香港傳統特色菜菜單」,由9月4日至10月31日期間,推出多款七十至八十年代的經典手工粵菜。可能近日疫情緩和,中午時段中菜廳所有菜色都有7折,就連任食點心同樣可享優惠,難怪就算是平日,都差不多全場爆滿。作為傳統風味菜色,又怎可以缺少「金錢雞」?這一道「蜜餞燒鳳肝」就深得我心,黃沙膶入口即溶的感覺真美妙,甜而不膩,蜜味恰到好處,最開心係份量不多,切成小片最啱大家分享。再來是原煲上的「羊肚菌瓦撐煀乳鴿」,當然,服務員樂意代客人將乳鴿「解體」,乳鴿腹腔藏有羊肚菌及紅棗,完全吸收了鴿汁,實在好惹味,而主角乳鴿肉質嫩滑細緻,非常入味,餘下的鴿汁最啱用來拌白飯。而「桂花炒星斑魚絲」絕對是廚師的考牌作,既要炒得乾身,又要吃得出食材的味道,仲要有鑊氣,真係「缺一不可」。要知道每樣食材的質感不同,芽菜
更多
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對於一個從小就愛跟老爸上茶樓喝早茶的人而言,空氣中跌宕的味道、喧囂的人聲、托著點心的嬸嬸,每幅影像、每個聲音,都是珍貴的童年回憶。

然後老店一間復一間的結業,想尋回昔日的味道,只會越來越難,猶幸坊間偶有師傅肯花心力,重現當年的風味,實在要大力支持。
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尖沙咀凱悅酒店中菜廳凱悅軒,近日由黃皓勤成為新任主廚,而且推出「香港傳統特色菜菜單」,由9月4日至10月31日期間,推出多款七十至八十年代的經典手工粵菜。

可能近日疫情緩和,中午時段中菜廳所有菜色都有7折,就連任食點心同樣可享優惠,難怪就算是平日,都差不多全場爆滿。
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作為傳統風味菜色,又怎可以缺少「金錢雞」?這一道「蜜餞燒鳳肝」就深得我心,黃沙膶入口即溶的感覺真美妙,甜而不膩,蜜味恰到好處,最開心係份量不多,切成小片最啱大家分享。
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再來是原煲上的「羊肚菌瓦撐煀乳鴿」,當然,服務員樂意代客人將乳鴿「解體」,乳鴿腹腔藏有羊肚菌及紅棗,完全吸收了鴿汁,實在好惹味,而主角乳鴿肉質嫩滑細緻,非常入味,餘下的鴿汁最啱用來拌白飯。
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桂花炒星斑魚絲」絕對是廚師的考牌作,既要炒得乾身,又要吃得出食材的味道,仲要有鑊氣,真係「缺一不可」。

要知道每樣食材的質感不同,芽菜要爽口但易出水,雞蛋一過火就會變老,加上星班肉切成絲口感細嫩,三者要互相配合,難度好高。

今次炒得毫無多餘油份,放上少許火腿絲,帶來咸香的味覺,的確令人滿意。
11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1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很喜歡近尾聲來碟菜蔬,「魚湯浸菜苗」正好清清地,菜苗嫩綠可口,蘸滿了魚湯更覺鮮甜。
1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終於到了最期待的環節,同集團的「沙田18」以中式甜點聞名,凱悅軒亦絕不會比下去,一道「酥皮流沙盞」屬於必食的點心,小巧的一件,烤得色澤黃金,外層酥化,內裡用牛油推的流沙餡滿是香氣,正。
3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想不到兒時常見的「冰糖葫蘆」此刻重現眼前,只不過是換上了新鮮草莓,外層以糖漿包裹,咬落脆卜卜,而草莓的微酸正好平衡了甜膩感。
3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住母親在世時,偶爾在節日都會自行製作糕點,而茶粿亦是其中之一,今日重遇「家鄉茶粿」,糯米粉及粘米粉搓揉得夠功夫,咬落煙韌而不黏牙,內裡的豆沙餡份量較少,所甜度輕盈,實在每口都是童年的回憶。
1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楊枝甘露」作為中式甜品的中流砥柱,甜度輕盈,又有陣陣芒果的芳香,清碗真係無難度。
1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其實「蛋白杏仁茶」又真係好怪,自己會覺得好香好滑,但身邊又有好多朋友敬而遠之,感覺就似榴槤,反應都幾兩極,若果閣下係杏仁控,相信這道甜品絕不會令妳失望。

望望菜牌,其實仲有「冰梅水晶牛肉」、「碧綠鍋貼蝦多士」及「松茸砵仔焗魚腸」,都是童年時食過的菜色,或者年輕未必知道粵菜中「粗菜精用」的道理,在食材越來越難找的今天,難得有廚師仍肯花心力去發掘,實在值得支持。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途徑
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