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8-01-04
634 瀏覽
星期二,我去到港鐵「太古站」附近,原本是想去「康怡花園」的戲院,看看有沒有適合的電影上畫,可以即時買票入場。可惜我再三留意「康怡」戲院的票房,還是找不到適合自己的電影。我惟有失望地離開戲院,回到「康怡廣場」,看看還有什麼美食廣場,有沒有適合的新食店可以品嚐。結果我無意中,在「康怡廣場」超級市場裡面,正正發現一個規模不小的美食廣場。再在美食廣場內再三搜索,終於都被我發現到一間似曾相識,我曾經在赤臘角機場的離境大堂,無意中發現有營業的日本札幌拉麵店「梅光軒」。可惜當時我在機場,只想吃一個有雞肉和白飯的午餐,所以當時我最後還是沒有光顧「梅光軒」,平平凡凡地吃個午飯,吃個「X興」的北菇滑雞客飯就算數好了。如今我再來到太古「康怡廣場」,反而因為適逢下午茶時間,結果只能簡單地,吃個非麵類的下午茶算數。這或許就是我一時疏忽,亦可能只是冥冥中自有主宰,歷史一早預計發生的結果。也可以說是我跟「梅光軒」,有一段沒完沒了的關係。命中注定我,將來還會再光顧「梅光軒」。因為「梅光軒」遲點還刻意向銅鑼灣大型美食區「登龍街」進發,將來會成為「登龍街」第七間日本拉麵店。在我光顧「康怡廣場」分店「梅光軒」之時,銅鑼灣「
我惟有失望地離開戲院,回到「康怡廣場」,看看還有什麼美食廣場,有沒有適合的新食店可以品嚐。結果我無意中,在「康怡廣場」超級市場裡面,正正發現一個規模不小的美食廣場。
再在美食廣場內再三搜索,終於都被我發現到一間似曾相識,我曾經在赤臘角機場的離境大堂,無意中發現有營業的日本札幌拉麵店「梅光軒」。
可惜當時我在機場,只想吃一個有雞肉和白飯的午餐,所以當時我最後還是沒有光顧「梅光軒」,平平凡凡地吃個午飯,吃個「X興」的北菇滑雞客飯就算數好了。
如今我再來到太古「康怡廣場」,反而因為適逢下午茶時間,結果只能簡單地,吃個非麵類的下午茶算數。這或許就是我一時疏忽,亦可能只是冥冥中自有主宰,歷史一早預計發生的結果。
也可以說是我跟「梅光軒」,有一段沒完沒了的關係。命中注定我,將來還會再光顧「梅光軒」。因為「梅光軒」遲點還刻意向銅鑼灣大型美食區「登龍街」進發,將來會成為「登龍街」第七間日本拉麵店。
在我光顧「康怡廣場」分店「梅光軒」之時,銅鑼灣「梅光軒」還在裝修當中,還未正式開門營業,所以我現在趁機先探路,看看「梅光軒」的食品質素如何,為下次光顧銅鑼灣「梅光軒」做好準備。
我來到「康怡廣場」百貨公司地下的美食廣場時,適逢「梅光軒」正值下午茶時間,最先吸引到我眼球注意力的「梅光軒」食品,竟然反而是價錢頗為便宜的「叉燒丼」連炸雞的下午茶。
康怡「梅光軒」的下午茶包括一碗「叉燒丼」、一碟兩件的炸雞連芝麻醬醬汁,還有一罐罐裝汽水,全部三樣飲品食品加起上來,最後價錢免加一服務費,也只需要港幣三十八元而已。
我今次光顧太古「梅光軒」,一來是為了補償,之前沒有光顧機場分店「梅光軒」而帶來的損失,一試之前在機場,補償一時大意忘記「梅光軒」而招來的損失。
二來是為了下次光顧銅鑼灣分店「梅光軒」作「賽前準備」,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事先預知「梅光軒」的食品和味道,下次來到銅鑼灣「梅光軒」會更得心應手。
「康怡廣場」分店「梅光軒」是以美食廣場形成進行,所以用餐亦是以先購票後用餐的方式進行。我成功付款購票後,拿着食店提供的送餐感應器,坐在「梅光軒」廚房水吧外的吧檯,慢慢觀察廚房製作「叉燒丼」的過程。
不過我在此,還是先給有意光顧「梅光軒」的朋友給一個「溫馨提示」。「溫馨提示」就是食店現場提供不會是「滾水」,而會是有提神作用,頗為「危險」的「麥茶」一杯,像我一樣怕失眠的朋友就要留意了。
雖然光顧「康怡廣場」地下超級市場的人不少,但是我肉眼所見,在美食廣場內光顧「梅光軒」的食客朋友,沒有我預計的那麼多。我有點擔心,「梅光軒」將來登陸「登龍街」,介入這場日本拉麵店大戰,能否在戰爭中獨善其身,拔地而起。
現在這個世界已經是十分混亂,恐怕這場銅鑼灣拉麵店版本的「日本拉麵世界大戰」,最終會演變成為一場,「血流成河」的「世界大戰」,肯定會有拉麵店支撐不住倒下,消失於「登龍街」之中。
不久之前,銅鑼灣本來就曾經是有七間日本拉麵店,曾經有一間賣「喜多方拉麵」的拉麵店「麵酒場蒜bill」,只可惜「麵酒場bill」現在已經結業,留下的「空缺」現在就由「梅光軒」補上。
不過今次,我在太古「康怡廣場」的美食廣場內,第一次領教「梅光軒」的札幌風格美食,試食出來效果反而比我預期來得有驚喜。因為「梅光軒」「叉燒丼」豚肉叉燒混合沙律醬,出到來的味道反而給了我驚喜。
我發現豚肉叉燒跟甜味的沙律醬,兩者湊在一起竟然有如此的驚喜的化學作用,豚肉叉燒撈勻沙律醬的味道,原來是如此甜美和開胃。
至於「梅光軒」的叉燒丼下午茶,跟餐上的煎餃子,日式煎餃子煎出來的效果,感覺就跟我上次在銅鑼灣拉麵店「博多拉麵X天神」差不多,煎餃裡面的餡料頗為飽滿,煎餃子的碟角落另外附上醬汁。
煎餃子配合醬汁出來的效果,跟傳統的醬油都差不多,煎餃餡料飽滿之餘,餡肉都有少許豬肉醃料出來的醃味,還有醬油出來的鹹味和甜味。
不過不得不承認,日本的煎餃子,餡料永遠都是釀得十分飽滿。今次我在太古「梅光軒」吃到的煎釀餃子,也是十分飽滿和充滿濃鮮味道,再點醬汁的味道則是錦上添花的效果。
不過,「梅光軒」煎餃飽滿還飽滿,煎餃的表皮也很厚實,煎餃經過滾油煎封之後,餃子完全沒有被豐滿餡料擠爆的跡象。造得完好無缺,沒有爆裂跡象的煎餃,暫時是我欣賞「梅光軒」的第一個食品地方。
跟着上檯的「叉燒丼」,我最欣賞「叉燒丼」竟然反而是味道效果,這樣無疑是有點本末倒置,醬汁甜味更勝叉燒軟腍口感,應該末必是「梅光軒」想要的結果。
今次我反而更欣賞它的沙律醬醬汁,多於豚肉叉燒本身的軟腍口感。叉燒的軟腍口感本來也不差,奈何醬汁反客為主,佔領了我對「叉燒丼」的第一觀感。
「梅光軒」的「叉燒丼」雖然不是招牌主打,無疑豚肉叉燒本身的口感,也是被燒得十分香口和軟腍,「梅光軒」論叉燒口感,肯定在眾多日式拉麵店之中,名列前茅的一兩間。
不過,「叉燒丼」真的吸引到我,很諷刺地反而是那濃郁甜味的沙律醬汁。如果不是有那個甜味的沙律醬汁調味的話,「梅光軒」的「叉燒丼」都不會變得如此入味,和令我變得十分開胃,一口氣吃完整碗「叉燒丼」。
叉燒丼
1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不過,就算「梅光軒」的「叉燒丼」味道再甜,口感再腍,「叉燒丼」始不是「梅光軒」的真正主角。「梅光軒」真正的主角,本來應該是拉麵才對,例如遲點會開門營業的銅鑼灣「梅光軒」,每日限量發售的龍蝦拉麵才是注目代表菜式。
所以今次我在太古「梅光軒」的食評,食評的參考價值其實亦都很有限,應該不會是「梅光軒」的焦點所在,今次的食評在眾食評間的地位,應該很難拔群而出,成為名列前茅的食評。
更重要的是,太古「梅光軒」的叉燒丼下午茶,激發了我將來,對「梅光軒」銅鑼灣分店拉麵的強烈好奇心,下次的星期日拉麵時間極有可能,是我初試「梅光軒」拉麵的大好黃金機會。
另一方面,銅鑼灣「登龍街」的拉麵「戰國七雄」新時代,從此又正式開始,塘邊鶴花生友除了幫襯它們其中一間拉麵店之外,亦只能安座在梳化上,「食花生」,「看好戲」了。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