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8
4
等級4
和Chef Merone的緣份, 始於在澳門時品嚐他主理的8 1/2, 應該是最為Affordable的8 1/2午餐. 及後他回港發展, 在開始自家的Estro之前, 曾經左Haus和Tatler合作的Pop-Up Dining Room小試牛刀, 反應相當不錯. 說到Estro, 現在要吃也要等兩個月, 相當驚人. 一如其他JIA的Fine Dining餐廳, Estro沒有甚麼開揚的大海景, 在都爹利會館下層, 位置上並不高調, 但餐廳的裝修用了Andre Fu的設計, 以粉紅, 木色及翠綠作為餐廳的主色, 感覺相當舒服而暖和. Estro的意思是The Inspiration, 這倒令我想起他在去澳門之前, 和Philippe Léveillé合作, 位於灣仔的l'altro, 意譯是The Other, 有一脈相通, 將自己創新及非傳統, 屬於自己的意式風味帶出來的感覺. Chef Merone厲害之處, 是將平時我們在餐碟上忽略的角色, 用他的巧手成為主角, 特別欣賞圖六的頭盤冰島龍蝦的配菜——椰菜花, 他將其以三種方式表達, 分別是焦糖煎, 打成蓉以及和杏仁烹煮成汁, 完
更多
Chef Merone的緣份, 始於在澳門時品嚐他主理的8 1/2, 應該是最為Affordable的8 1/2午餐. 及後他回港發展, 在開始自家的Estro之前, 曾經左Haus和Tatler合作的Pop-Up Dining Room小試牛刀, 反應相當不錯. 說到Estro, 現在要吃也要等兩個月, 相當驚人. 一如其他JIA的Fine Dining餐廳, Estro沒有甚麼開揚的大海景, 在都爹利會館下層, 位置上並不高調, 但餐廳的裝修用了Andre Fu的設計, 以粉紅, 木色及翠綠作為餐廳的主色, 感覺相當舒服而暖和.

Estro的意思是The Inspiration, 這倒令我想起他在去澳門之前, 和Philippe Léveillé合作, 位於灣仔的l'altro, 意譯是The Other, 有一脈相通, 將自己創新及非傳統, 屬於自己的意式風味帶出來的感覺. Chef Merone厲害之處, 是將平時我們在餐碟上忽略的角色, 用他的巧手成為主角, 特別欣賞圖六的頭盤冰島龍蝦的配菜——椰菜花, 他將其以三種方式表達, 分別是焦糖煎, 打成蓉以及和杏仁烹煮成汁, 完全去除草腥味之餘也突出其甜香, 冰島龍蝦的爽彈鮮甜正好配合椰菜花三味的口感和味道. 另一道頭盤是圖四的鰹魚, 配料配搭同樣一絕, 以酸豆, 水牛芝士以及橄欖結合出酸香滑溜的味道和口感, 與鰹魚的濃味和挺實也是相映成趣.

Pasta類的Gnocchi外表如珍珠奶茶的珍珠, 是加上墨汁的後果, 口感軟融而咸香味濃, 加上墨魚粒及青豆, 後者爽脆的口感與Gnoochi對比度高, 墨魚粒鮮香而青豆沒草腥味. 另一道Pasta名為Vesuvio, 也就是Chef Merone家鄉南意的名山——維蘇威火山, 用上螺絲粉和熱拿亞醬, 也就是意式洋蔥醬, 味道濃香而帶焦糖甜味, 配上Short Ribs肉粒更能突顯其肉香, 螺絲粉除了掛汁能力強, 更重要是其Al Dente真的做到意大利正宗風味, 也就是外爽而麵芯挺實, 沒有因為香港人口味而加以調整, 反而這道是Chef Merone給香港食客最傳統的南意菜式.

主菜的Tenderloin外脆而肉香濃烈, 肉芯口感嫩滑, 用上意大利的杏鮑菇作配菜, 再加上蘑菇而成的沙巴翁, 秋天濃厚的菇香提升了牛肉的肉香. 以沙巴用這種意式甜品的做法當然沒有甜味, 而是取其濃稠的質感當成醬汁, 外表平實內裡卻帶低調的創意. 甜品同樣可喜, 名為金莎, 真的是放大版的金莎朱古力, 連外面的脆皮味道也甚相似, 內裡的榛子雪芭取代了榛子醬, 其堅果香氣和順滑口感當然是正版不能媲美的. 完成今餐之後, 本想立即預訂和女友一起品嚐, 但是真的”門也沒有”呢! (苦笑)
53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4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途徑
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