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6
2


餐廳: | 超哥印尼餐廳 |
---|---|
資訊: |
為鼓勵食肆透過提供食物份量選擇和採取減少廚餘措施,與顧客共同從源頭減少廚餘,環境保護署推出了「咪嘥嘢食店」計劃,參與食肆如符合評核準則將獲「咪嘥嘢食店」認可資格和獲發「咪嘥嘢食店」的標誌及標貼,以供張貼於店舖內和宣傳,供顧客識別。此計劃全年均接受申請,申請費用全免。
詳情可瀏覽:https://www.wastereduction.gov.hk/zh-hk/waste-reduction-programme/food-wise-hong-kong-campaign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 請與餐廳確認詳情
之前去雪山冰廳食下午茶嘅時候,見到鄰鋪有間印尼餐廳已經好想試,想不到時隔一年已成為人氣餐廳,可見社交媒體的號召力。說到印尼菜,這菜系在霖迪心中總有遺憾。曾嘗過不少本地印尼菜,出色的、特色的、小眾的,但由於印尼菜在本地普遍性不高,總是敵不過每個時代的洪流,陸陸續續消失在本地食界。是故但凡遇到本地印尼餐廳,總是會默默記着,期望可以嚐到那消失的味道。今日專誠來到超哥印尼餐廳,離打烊不到一個小時,心想有着印尼華僑店主的背景下,還以為人氣餐廳會一位難求,怎料店內只有我倆一桌客人,簡生最初以為中了伏,及後臨近收鋪湧來大批客人,方才安下心來。超哥手打麵($55),聽說是這家的招牌菜,用公雞碗盛著份量都不少,看手打麵上的配料都幾對辦,都是在東南亞見慣見熟見熟但在香港吃不着的,例如那紅彤彤的印尼叉燒片,味道跟港式叉燒相似,但調味比較偏甜,色相偏假但味道其實不差,鮫魚魚蛋細細粒好有彈性。小雲吞就好比傳統嘅細蓉,肉餡小小的一顆,而蝦餅切成條狀,軟綿綿的充滿魚味口感挺特別。至於炸豬皮、客家鹹肉相對平凡,純粹用來增加口感。這名菜最大的特色,相信是麵條方面,不是我們熟悉的營多撈麵而是手打麵。聽說就是主理人超哥,用類似竹升面嘅打法,人手壓出麵條來。手打麵吃起來幾有彈性,沒有鹼水味但有鴨蛋香氣,扁扁的曲曲的十分掛汁。只是手打撈麵的汁醬跟我想像的有出入,半透明像一個玻璃芡汁,幾乎是沒有什麼味道的,就只帶微微的白醋的酸,和一點點蒜香,要靠蒜蓉辣椒醬來提味,不過放多了又會太辣,所以相信不是人人吃得慣。相比之下,印尼海鮮炒麵($60)更有特色,用甜豉油等醬汁同炒,味道濃郁香口屬重口味的炒麵,但味精感都幾強,配料方面大蝦幾彈牙爽口,感覺比較似地道印尼菜,風味味道兼而有之。飲品方面值得一讚是幾正宗,但能否喝得慣就見仁見智。绿豆冰($20)糖水味比較重,沒有放任何花奶,純粹就是冰和水和綠豆沙的組合。珍多冰($25) 該是正宗印尼口味吧,主角是那些班蘭粉條,肥嘟嘟的大小不一是人手搓制,吃起來QQ彈彈的帶斑蘭的清香,椰糖水同樣下得重手,有椰汁平衡一下比較易入口。聽到不少食客都是因社交媒體而來朝聖的,事實上本地主打印尼菜的食店不多,即使有也是名不見經傳的,大部份做同鄉小眾生意,比較有名的大都敵不過環境,相繼結業去了。印象中灣仔有峇里餐廳,尖沙咀有印尼餐廳,屯門曾有一間娘惹小店,都是霖迪印象深刻的印尼菜,俱不在了。一度以為會在超哥尋回味覺的回憶,最終還是有點痴心錯付了,或許它真是印尼的家鄉味道,但並沒有太能打動我之處,如此的話試一次就已足夠了。#文迪漫遊慢生活
繼續閱讀
話說有一日 男朋友起身就話想食印尼撈麵以為佢想我煮Indome比佢 原來係講緊真。印尼撈麵 仲要係想食到特登搭的出深水埗食餐廳位於深水埗寶血醫院對面 十分容易搵到To be Hornets 價錢都唔平 但你見都大份 料又多手打麵 麵身彈牙 調味酸酸甜甜 好開胃印尼叉燒 乾身彈口 唔會老或太肥配埋魚片魚蛋 我細個食個d印尼店既印尼撈麵 味道會比較重但哩個個調味我覺得係恰到好處 香港人接受到~講起又想食多碗後面係斑斕糕都好好食~ 十分道地既印尼美食會再到訪
繼續閱讀
- Tasty Index:5.5/10 (Cendol tasted funny. Handmade noodles are chewy and can be seasoned with spicy sauce or vinegar; adding them will make the dish more delicious.)- 好味指數:5.5/10 (可能食唔慣,珍多冰啲味怪怪的。手打麵够煙韌,可加辣醬或者醋調味,加完會野味啲)- Queuing Time:Nil - 排隊時間:不用排- Serving Time: 25 mins- 上菜時間: 25分鐘- Remark: MM係YouTube都有介紹過呢間餐廳:由麵到配料樣樣都是超哥自家製,麵是用木棍新鮮手打的,因為體力有限,每天打百個麵已是極限。(圖中價格是港幣)(The prices in the picture are in Hong Kong dollars.)
繼續閱讀
今日特登去找這間吃印尼食品的餐廳。2:30去到等兩台 ,吃的種類不多 但有幾款蠻吸引 一入到去搭枱 看著兩個印尼姐姐 見到他們吃麵及黃薑飯 結果我也選擇黃薑飯。由點菜到出菜等了20分鐘。樓面一個姐姐。有時會同些客會說印尼話。 感覺很正宗。 黃薑飯到了感覺很豐富。 有三個巴東牛肉。腌菜。蝦片。花生小魚。 印尼辣醬。滷蛋及茄子。第一口巴東牛肉感覺汁很香濃 牛肉好軟,再配旁邊一口醃青瓜 酸酸甜甜辣辣配一口飯 感覺好自然再吃兩口飯 這樣的配搭真不錯 反而個小魚乾太乾有點鹹。不過配飯吃沒問題。而茄子反而有驚喜 有點點鹹香味 總括來講吃印尼黃薑飯 每一口都可以配搭不同口感 不同感覺 香港吃正宗印尼黃薑飯真的比較少,這間主打印尼菜餐廳很不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