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7-02-04
485 瀏覽
香港的交通四通八達,方便的很,某天由香港坐車到九龍在牛頭角轉車,天氣轉冷又下起毛毛雨,正好肚子餓的呱呱叫,於是在巴士站旁的「譚仔」食個米缐。種類不多,但主食、小食、飲品都基本有提供。過橋米線,與正宗食法有所不同,材料充足,不過是整碗呈上,有牛丸、牛肉、魚蛋、豆卜、芽菜、豬肉、火腿、腐皮、豬潤、腩肉、竹苼......酸菜及肉醬另上,總體感覺就是酸不足辣不夠。傳統的食法是:用砂鍋單獨盛裝雞湯或豬骨頭湯,米線及其它配料另裝在其它容器中。吃的時候,將二者混合,就成為一碗熱氣騰騰營養豐富的米線。這樣的分裝有兩個好處:1. 湯料表面形成的油膜阻斷了熱氣,起到了保溫的效果;2. 湯料和主食分裝可以避免長時間不吃,主食被泡爛的情況。如今為了方便,沒有跟隨傳統,感覺失去當中意義,只是有名而不實罷了。麻辣雞翼,給人第一感覺是皮不夠脆,然後發現麻辣味也不夠,但雞肉仍有保持鮮嫩和肉汁尚算豐富。作為小食,咸度剛好,單獨食雞翼也不會顯得偏咸。食完外面仍然下著雨,但感覺身體飽暖了起來,我撐起傘子緩步走向巴士站繼續等車…...
$51
3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傳統的食法是:用砂鍋單獨盛裝雞湯或豬骨頭湯,米線及其它配料另裝在其它容器中。吃的時候,將二者混合,就成為一碗熱氣騰騰營養豐富的米線。這樣的分裝有兩個好處:1. 湯料表面形成的油膜阻斷了熱氣,起到了保溫的效果;2. 湯料和主食分裝可以避免長時間不吃,主食被泡爛的情況。
如今為了方便,沒有跟隨傳統,感覺失去當中意義,只是有名而不實罷了。
$30
3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食完外面仍然下著雨,但感覺身體飽暖了起來,我撐起傘子緩步走向巴士站繼續等車…...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