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4-22
163 瀏覽
好友到访 爱吃肉的她点名要尝试地道的港式“叉烧包” 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家食店就是添好运听闻是四季龙井轩的点心主管麥师傅创立 有最平的米其林餐厅之称 之前在旺角和深水埗都有分店 后来过江展身手 在IFC设立分店 给时尚的购物中心增添了亲民的味道这次专登挑了工作日 想避开人潮的高峰 结果门口依旧排了长长的队伍 很多游客似乎是一下机场快线 就拖着行李在门口等候不过等归等 取了号码后 还可以在IFC上下走动 相比起老店周围无所可逛的场景 要悠闲不少拿号码牌的时候 会一起派发点心菜单 虽然简单 但内容齐全 标明了三家店铺的地址和营业时间 茗茶的费用 各式点心分类和价格 看见有打星号的菜式 询问下得知是近期特色推出 排了将近一个钟 就被叫到入座 每张铺台用的纸张 都大大的标明了招牌的点心因有些小小饿过头 两个人并没有叫很多 尝试了好友最感兴趣的几款: 标有星号的第一款 鱼茸蒸芋头糕 $18 上层是鱼茸饼面 下层是芋头糕身 鱼茸饼微微弹牙 软稔而鲜美 ;芋头糕身 可以咬到芋头的颗粒 绵密而咸香 口感紧实 又吸收了鱼茸的鲜美汁味 不显单调不管是分食 还是加埋一起入口 都非常好味 酥皮焗叉烧包 $1
听闻是四季龙井轩的点心主管麥师傅创立 有最平的米其林餐厅之称 之前在旺角和深水埗都有分店 后来过江展身手 在IFC设立分店 给时尚的购物中心增添了亲民的味道
这次专登挑了工作日 想避开人潮的高峰 结果门口依旧排了长长的队伍 很多游客似乎是一下机场快线 就拖着行李在门口等候 不过等归等 取了号码后 还可以在IFC上下走动 相比起老店周围无所可逛的场景 要悠闲不少
拿号码牌的时候 会一起派发点心菜单 虽然简单 但内容齐全 标明了三家店铺的地址和营业时间 茗茶的费用 各式点心分类和价格 看见有打星号的菜式 询问下得知是近期特色推出
排了将近一个钟 就被叫到入座 每张铺台用的纸张 都大大的标明了招牌的点心 因有些小小饿过头 两个人并没有叫很多 尝试了好友最感兴趣的几款: 标有星号的第一款 鱼茸蒸芋头糕 $18
上层是鱼茸饼面 下层是芋头糕身
鱼茸饼微微弹牙 软稔而鲜美 ;芋头糕身 可以咬到芋头的颗粒 绵密而咸香 口感紧实 又吸收了鱼茸的鲜美汁味 不显单调
不管是分食 还是加埋一起入口 都非常好味 酥皮焗叉烧包 $18
一碟有三件 包身圆鼓鼓的 冒着热气上来 很是吸引 外型有点点菠萝油的模样 酥皮热脆松软 软绵而不会粘牙 掰开来 里馅的叉烧汁缓缓流出 蜜汁甜度刚刚好 和酥皮的味道相称得当 叉烧粒有嚼劲而肉质鲜美 好友吃的赞不停口 煎臘味蘿白糕 $14个人平日不太吃萝卜糕 或许是口味的原因 对煎炸的东西没有太多好感 不过作为经典的港式点心 这一款也是必试的作品
依旧是一碟三块 用筷子戳一下 厚厚的糕身松实度得当 不会太硬实 而又带有微微湿软 韧性颇好
丰富的萝卜丝身 夹杂着腊肠粒和虾米 手工细致 入口带着萝卜丝自身的香甜 而细嚼之下 腊味和虾米的鲜美也慢慢扩散 果然是不可错过的招牌名点 黃沙豬膶腸 $20
前一阵去到广州 吃到了很惊艳的肠粉 第一次见识到“油光闪亮 香滑可口”的地道风味 这次好友难得来香港 当然也要推荐她试试广东点心的灵魂作品
闲聊期间 说起肠粉的来历 不爱内脏的食客也不用担心 肠粉其实是米制品 因被卷成猪肠的模样 所以得名 没有大肠而形似大肠
点了比较滋补的猪润肠粉外形剔透 能隐隐看见猪润的馅料在其中 淋上了豉油 看起来也颇为吸引
只是吃起来有小小失望 猪润很小颗 导致整份肠粉有些松散 因而夹起来就会连馅料一起散开 而入口感受 内脏味道比较重 虽然下了姜丝调和 仍旧掩盖不出小小腥味 好友本吃不惯内脏之类的物品 试过之后表示个人口味接受不了
整体菜式表现依旧出色的店铺 尤其是招牌叉烧包 不负盛名
而服务来说 虽然在这里 不似在总店 见不到麦师傅悠悠哉哉的在店内来回走动 问候食客的感受 但门口的接待也照样”武艺了得” 面带微笑 粤语 普通话 英文 样样精通 招呼各地的客人 面不改色;写单子;安排座位;有条不紊 实属镇店人物
另外环境 相对老店 较为宽敞的半开放式店铺 也更加亲切 等候的客人可以张望到里面的食用场景 而坐在里面的食客非常享受的表情 也是留住门口长长队伍的亮点之一 很生动又形象的实况美食播报
总结:下次会尝试打包领走 逛街没有动力的时候 来一份热辣辣的叉烧包 饱肚又好味 动力十足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