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將至,大家都希望來年平平安安、豐衣足食,熊貓會都在此祝大家心想事成!說到飲飲食食,香港人都可以說是「專家」,每逢佳節都一定會烹調林林總總的山珍海味,大飽口福。不過在選擇食材方面,如何才可做個精明消費者,食得豐足健康之餘,又可保育海洋,令海鮮繼續長食長有?有賴社會各界的支持,魚翅已經不再是大家的首選食材,不過於選購其他海味食材時,大家就要小心留意一些名字獨特的海味,以免在不知情下食用到受瀕臨絕種威脅的海鮮物種。大家出動選購食材之前,不妨參考以下宜忌:
忌:魚唇、膨魚腮
魚唇
© Tracy Tsang / WWF-Hong Kong
魚唇膠質含量高,據說有滋陰、補血補氣等食療功效,但很多人都可能不知道魚唇來自鯊魚。魚唇是鯊魚尾部沒有翅針的鰭,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某些鯊魚品種已受絕種威脅,例如雙髻鯊、尖吻鯖鯊等。要補充膠質,其實有很多其他食材可以取代,請同我們攜手扭轉鯊魚絕種的命運!
膨魚腮
© Paul Hilton / WWF
膨魚腮是蝠鱝的腮板,多用以入藥,近年亦曾在內地掀起搶購熱潮。不過蝠鱝正面臨絕種的危機,並已列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附錄二,即其國際貿易受到一定限制。雖聞膨魚腮有排毒藥效,但亦有報導指某些市場出售的膨魚鰓含重金屬等致癌物。是否應該食用,又是否值得食用?聰明的食客,應該可作出明智決定。
宜:珊瑚蚌、淡菜
珊瑚蚌
© Tracy Tsang / WWF-Hong Kong
珊瑚蚌和珊瑚其實無任何直接關係,亦非蚌的一種。珊瑚蚌及桂花蚌是不同品種的海參體內的肌肉。由於品種不同,珊瑚蚌的顏色和形狀就好像紅色的花,寓意鴻運當頭;而呈奶白色的桂花蚌,食味同樣爽甜,絕對是宴客之選。
淡菜
© Law Kam Fung / WWF-Hong Kong
淡菜亦稱「旺菜」,但並非蔬菜,而是曬乾了的貽貝,即青口乾。青口是雙殼類海產,會濾食海水中的物質,能夠「天生天養」。養殖青口時亦無須為其投放飼料,因此對環境及生態的影響較低。一般認為,淡菜的蛋白質含量高,可補虛助陽,因其鮮味突出,更是家常湯水的提鮮調味料。
下次選擇海味,切記以上宜忌,選購環保海味。新的一年,祝大家吃得開心健康,海洋生生不息、福氣代代相傳!
※上述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