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1-14
15 浏览
看到這個標題大家是否摸不著頭腦,那就等我來解釋一番。 首先呢,据我所知香港的米線大多是來自米鄉江西,因為盛產稻米,故有許多米製品,米粉是其一;再配上獨具香港飲食文化的車仔麵菜肴,這就變成了如今遍地都是的雲南米線了。 每回來此店我幾乎都是叫固定的搭配:豬肝+豬肚+豬腩肉,本人稱之三豬米線! 先得說說這碗米線份量夠大的了,要是胃口小點都吃不完。除了主配菜還放了芽菜、酸菜、蔥花,如此豐富多樣,所以一端上桌只見菜不見米線。 作為配料的豬肝切得大小、厚薄不均勻,事先應是炒過的,偏爽脆,和白灼帶來的嫩滑是完全兩種口感,個人更趨向後者。豬肚卻成了肚絲了,不是太贊成,如做川菜炒肚絲是沒問題,可放在麵上作配料的該粗條點吧,要不然混在米線裡找都找不到了。腩肉,我的理解是五花腩肉,應該肥瘦相間,可這裡的卻是薄片的白切肉,
首先呢,据我所知香港的米線大多是來自米鄉江西,因為盛產稻米,故有許多米製品,米粉是其一;再配上獨具香港飲食文化的車仔麵菜肴,這就變成了如今遍地都是的雲南米線了。
每回來此店我幾乎都是叫固定的搭配:豬肝+豬肚+豬腩肉,本人稱之三豬米線!
先得說說這碗米線份量夠大的了,要是胃口小點都吃不完。除了主配菜還放了芽菜、酸菜、蔥花,如此豐富多樣,所以一端上桌只見菜不見米線。
雖然可以選擇好幾種配料,搭配出各種味道,可我又覺得雜七雜八了點,個人喜好類似“山西刀削麵”那種只配一到兩個菜的,而且麵就是麵,不放芽菜、酸菜等,這樣較能吃出麵的真味來。
一碗材料豐富的雲南米線充份體現了香港人口多元化,生活多姿多彩的社會現象。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