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佢太識食, 我地搵左間尖沙咀既印度餐廳,入面裝修好別緻,好似蘭桂坊酒吧既風格。
有許多印度食客帶埋一家大細去食,可見呢到既水準味道已經得到印度老鄉們既認可。

飲料Lassi Mango(芒果拉西),HKD58。
口感較厚,有D 似喝緊鮮榨芒果汁。
味道唔太甜, 靠芒果原有的糖份支撐。個人偏好甜一點的飲品。
味道還好, 有點少貴。

前菜Samosa Chaat(秘製乳酪醬咖喱薯角),HKD88。
非常獨特的一道菜式。醬料色彩繽紛,味道豐有個性。
以往只吃過派對食物裏的咖喱角,蘸泰式甜辣醬。
第一次品嚐到正宗的印度風咖喱角,口感好香脆,加上獨有既印度香料,令人彷彿身臨孟買街頭。

主食Sindhi Gosht(西印信德省慢煮羊肉咖喱),HKD148。
菜單上有兩個辣椒圖仔,我怕辣,要求煮成一個辣椒的辛度。店員都OK
咖哩香味濃郁,羊肉燉得軟軟,容易入口。

在香港吃過的咖哩,分類方面都很隨意,基本上就是顏色(紅、黃、青)配肉類(豬、牛、羊、雞、魚)。
這家不愧是地道的印度餐館。
菜單上的咖喱首先分為素咖哩、雞咖喱、肉咖喱、海鮮咖喱四大種類,然後細分為各種不同的香料(如茴香、蕃茄、椰子、薑蒜、豆蔻等)和調製法。

主食Sunhari Lachha Naan(皇室烤餅),HKD48。
享用咖喱自然少不了印度煎餅。
先不蘸咖喱,直接抓餅吃。煎餅有一股經炭窯烘烤的香氣。
煎餅上沾得滿滿的金黃色顆粒,是罌粟籽吧。
第一次面對那多麼數量的罌粟籽,有一種獨特的香味。
如能再選一次,我會選牛油烤餅吧。

主食Tandoori Meat Platter(天多里爐烤肉拼盤),HKD288。
很肉的一道菜。
左面是烤雞,中間是烤魚柳,右面是烤羊肉卷。
準備好大快朵頤,可惜沒有預期中好吃。
三種食材用同一種方法炮製,味道吃起來一樣,唯有口感不同。
香料用得太多,掩蓋了食物本身的味道。重口味,空口吃會很鹹。
其中烤魚柳是最糟糕的,烤得熟過頭了,口感像吃薯泥,融融爛爛。
盤中烤雞的味道,跟香港各大酒店自助餐吃到的印度烤雞一致。
在自助餐上光顧過印度烤雞的人,會覺得味道一點都不新穎。
與其三種食材同一種做法,我更願意品嚐同一種食物三種做法。
試過FINDS三文魚的六種吃法,蘸過咖啡灣雞翼的三種醬汁,挑戰過Nene Chicken炸雞的七種風味,每一家餐聽都給我留下獨特的印象。
然而Carat的烤肉拼盤是用同一種做法準備三種食料,調味都一樣,令我覺得在吃同一種食物,實在乏味。

甜品Homemade Pista Kulfi(自家製印度開心果牛奶冰),HKD88。
擺設有西餐廳的精美,讓人驚喜。
味道是西餐絕對吃不到的。
牛奶冰吃起來有點像土耳其雪糕,甜度十足。
配上酸酸的草莓和脆脆的開心果,風味獨特,是結合了印度傳統與西式擺盤,東西合璧的一道菜。

飲料Bollywood Afterparty HKD108
表面有一層泡沫,可以防止酒香散去
酒氣比較富果香味,感覺好清新,果香味後再有一陣陣酒味
入口是果汁,進喉是酒,完全係另一種體現

呢隻酒仲有條肉桂卷,用佢當飲管飲酒會有另一層次既享受。
肉桂卷既香味會以幾何級數混入酒中
有點飄飄然的感覺,不禁有點Hyper
呢隻酒完全唔會悶,好有驚喜
以一頓晚餐來說,價錢偏高,食物質量雖好,但同樣的價錢寧可吃西餐。
差唔多 HKD900 兩個人,可以吃上一頓有USDA Prime牛排的晚飯了,不需要特意來這裏吃咖喱和煎餅。
如果是狂熱的印度菜教徒,不妨來試一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