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7-02-04
11 浏览
吃了兩次才寫這個食評。第一次吃...完全不是在越南(或是越南週邊國)吃的那話兒。第二次吃,為求證「問題」所在:(一)胡椒粉太多(為了辟「嚼肉」內肝臟的腥味),令整個味覺變形;(二)有番茄- 未吃過有番茄的Banh Pate;(三)料太足- 扎肉太厚,豬手太多,嚼肉太濃...更何況,地道的是用薄薄的「嚼醬」,而非大又甘醇的「嚼肉」(難怪翻熱後腥味十級跳!);(四)料不均勻- 地道的是多胡蘿蔔絲少肉,而這個是少胡蘿蔔粒多肉,且Nuoc Nam 也不多...地方性的三文治,肉料只會三選一,甚至「物盡其用」(例如用豬鼻肉而非豬手肉)...難怪味道、口感大相逕庭。(另,在異地吃這種baguette,才不過港幣壹圓陸角,所以...好貴!)不過,這個「富貴豪華奢侈版」法式三文治,對於一個懷念異國街頭三文治的人而言,成了不可或缺的心靈慰藉;愛之深,責之切。
第一次吃...完全不是在越南(或是越南週邊國)吃的那話兒。
第二次吃,為求證「問題」所在:(一)胡椒粉太多(為了辟「嚼肉」內肝臟的腥味),令整個味覺變形;(二)有番茄- 未吃過有番茄的Banh Pate;(三)料太足- 扎肉太厚,豬手太多,嚼肉太濃...更何況,地道的是用薄薄的「嚼醬」,而非大又甘醇的「嚼肉」(難怪翻熱後腥味十級跳!);(四)料不均勻- 地道的是多胡蘿蔔絲少肉,而這個是少胡蘿蔔粒多肉,且Nuoc Nam 也不多...地方性的三文治,肉料只會三選一,甚至「物盡其用」(例如用豬鼻肉而非豬手肉)...難怪味道、口感大相逕庭。(另,在異地吃這種baguette,才不過港幣壹圓陸角,所以...好貴!)
不過,這個「富貴豪華奢侈版」法式三文治,對於一個懷念異國街頭三文治的人而言,成了不可或缺的心靈慰藉;愛之深,責之切。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