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77
23
等级4
2014-04-06 2599 浏览
從前聽說, 重慶大廈內印度餐廳的咖喱是城中最地道的, 所以一直都想去試試, 但每次經過, 只見一群群印巴人和黑人聚在一起, 又說那兒品流複雜, 人少不宜內進云云, 所以只是停留在"想"的階段. 但一次聚會後, 原來發覺友人都有共同想法, 於是決定相約一起去重慶大廈食咖喱!星期五晚的重慶大廈入口, 仍舊站了很多印巴男人在招客, 我和友人J同時到達. 當我們入內與已經到達了的友人會合時, 一群印度男人突然向我們衝過來把我們包圍著, 爭相把傳單塞入我們的手內, 場面十分恐怖! 不過, 只要你選好了一間餐廳後, 其他餐廳的"代表"就會四散, 繼續在大廈入口招客. 我們之後跟著派傳單的印度人在大廈內左轉右轉, 由於他們行得很快, 又在中途換了好幾個人來帶路, 而且大廈內就像迷宮一樣, 每條通道都差不多, 我們只好死命的跟隨著, 才不致走失!  好不容易, 才來到電梯口, 不過只有一架電梯可以到達餐廳的樓層. 電梯又舊又窄, 加上又有人在搬貨, 我們一行六人也要分開兩次搭乘.好不容易才到達餐廳, 到達時正值七時多, 心想應該爆滿吧! 一入內卻嚇了一跳: 不是人客太多, 而是居然人客不多, 只有三份
更多
從前聽說, 重慶大廈內印度餐廳的咖喱是城中最地道的, 所以一直都想去試試, 但每次經過, 只見一群群印巴人和黑人聚在一起, 又說那兒品流複雜, 人少不宜內進云云, 所以只是停留在"想"的階段. 但一次聚會後, 原來發覺友人都有共同想法, 於是決定相約一起去重慶大廈食咖喱!

星期五晚的重慶大廈入口, 仍舊站了很多印巴男人在招客, 我和友人J同時到達. 當我們入內與已經到達了的友人會合時, 一群印度男人突然向我們衝過來把我們包圍著, 爭相把傳單塞入我們的手內, 場面十分恐怖! 不過, 只要你選好了一間餐廳後, 其他餐廳的"代表"就會四散, 繼續在大廈入口招客. 我們之後跟著派傳單的印度人在大廈內左轉右轉, 由於他們行得很快, 又在中途換了好幾個人來帶路, 而且大廈內就像迷宮一樣, 每條通道都差不多, 我們只好死命的跟隨著, 才不致走失!  好不容易, 才來到電梯口, 不過只有一架電梯可以到達餐廳的樓層. 電梯又舊又窄, 加上又有人在搬貨, 我們一行六人也要分開兩次搭乘.
6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好不容易才到達餐廳, 到達時正值七時多, 心想應該爆滿吧! 一入內卻嚇了一跳: 不是人客太多, 而是居然人客不多, 只有三份一滿! 而且招呼我們的不是印度人, 而是說廣東話的香港人! 這裡的侍應和老闆都是香港人, 只有在廚房裡工作的才是印度人, 果然與一般印度餐廳以印度人做侍應很不同. 餐廳沒有一般餐廳的印度式的裝修, 很平實, 反而很有在家吃飯的感覺; 而且餐牌中英對照, 不明白還可以問侍應, 不怕點錯食物.
6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安頓後, 還未看餐牌, 侍應首先送上胡椒烤薄餅. 這個有烤薄餅, 像紙一樣薄又脆, 入口有點鹹味, 不太辣, 但當吞下時, 辣味才慢慢滲出來, 不吃辣的友人大呼受不了! 幸好, 隨烤薄餅送上的綠色醬汁成了她們的救星! 這個看似是薄荷醬的汁, 質地很稀, 帶酸味, 有微微香草味道, 用來點薄餅可減低辣度, 朋友們都很喜歡, 不過我卻覺得太稀了, 如果杰身一點可能會好些.

由於主要想吃咖喱, 所以點了幾款不同的咖喱; 另加烤雞, 烤餅和飯.
81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鐵板烤雞: 個人認為是到印度餐廳必點食物. 烤雞用了雞搥, 所以肉質比一般的烤雞嫩滑; tandoori香料醃得尚算入味, 但友人認為雞肉卻仍然比較乾身, 個人認為已經比平常在印度餐廳吃到的為佳.

咖喱方面, 我們點了咖喱羊, 咖喱雞和咖喱什菜. 
65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咖喱羊: 小小的一碟, 有五件羊肉和少量薯仔, 店家用上了羊肉而不是羊腩. 羊肉煮得很腍, 一咬即散, 保留了少許的羊羶味, 比起清真恵記的羊腩, 雖然有點不及, 但也算及格有餘. 咖喱汁較杰身, 入口只是微辣, 帶點羊羶味, 但之後就會感受到它的辣度, 香料味也偏重, 味道較濃郁, 有種令人越食越想食的感覺, 是全晚最刺激的一道.
5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咖喱雞: 份量與咖喱羊相約, 只有四件雞及一塊薯仔! 雞肉完全沒有味道, 而且偏乾又偏嚡口, 與之前的鐵板烤雞相比, 也相差太遠, 沒有甚麼吃頭! 咖喱汁與咖喱羊的也完全不同, 這個基本上是一丁點兒辣勁也沒有, 不吃辣的友人也說不辣! 入口連丁點香料味也沒有, 而且咖喱汁也太稀身了, 就算用來拌飯吃, 也未免太稀了! 
5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咖喱什菜: 材料有雞心豆, 紅腰豆, 西蘭花, 薯仔, 椰菜花, 紅蘿蔔, 秋葵等等, 是很典型的印度什菜.  蔬菜都煮得很腍, 咖喱味道少辣偏甜, 由於它的咖喱汁比較杰身, 無論用來拌飯, 又或是點烤餅也較佳, 是不吃辣友人的至愛.
63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4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5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5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烤餅(Naan)與咖喱是絕配, 所以點咖喱的菜式餘, 也點了幾款烤餅. 我們試了原味, 香草, 和牛油味. 幾款味道之中, 個人認為以原味最好吃, 但友人認為香草也不俗. 每籃烤餅只有一大片, 不過大概不是即點即烤的, 因為口感很不一樣. 最先送上的烤餅, 不太熱, 外內也很軟身, 味道一般; 但後來送上的烤餅, 卻很熱燙, 烤得外脆內軟, 口感和味道也是很讚的! 味道方面, 個人認為香草的味道偏淡, 而且香草份量少, 如果不是點點的綠色, 大概以為是在原味烤餅! 至於牛油味的烤餅, 偏油膩, 牛油味一般, 不是我的"非佛". 
55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印度黃飯: 以前在印度餐廳吃過黃飯, 覺得有特色之餘, 味道也不錯, 不過這裡的黃飯卻又是另一回事. 說是黃飯, 倒不如說是炒飯! 上枱時我們還再三與侍應確定有沒有送錯! 這碟黃飯一點也不黃, 顏色很白. 炒得尚算乾身, 粒粒分明, 不過很鬆散, 口感很乾, 而且香料味道也很少, 除了茴香味以外, 其他應有的香料如藏紅花等也沒有. 無論賣相與食味, 都是絕對令人失望.

服務方面, 也算有禮貌, 有問必答, 不過卻說不上殷勤. 總的說, 與預期中有點出入, 食物味道不是城中最地道的, 而且質素也只是一般而已. 價錢雖然便宜, 但份量卻偏少, 要多點幾款才夠吃! 吃過其他重慶大廈咖喱店的友人也認為, 這裡的食物質素不比其他的好. 所以, 就算下次再闖重慶的話, 也會到其他的店試試.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62 (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