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8-05-11
6419 views
商業社會,經常會發生這些事,就是成名了,但是有爭吵,然後其中一方就會出來,自立門戶,另起爐灶。上次看到網台的節目,都看到,簡單如中式點心盅頭飯,也竟然出現兩家一樣名字的😏,其中一方不肯說,另一方就說出箇中因由。🤔之前,據聞這間容記也有類似的過去,本身有間容記。老闆結業賣舖後,在另一地點重開容記。孰是孰非,也不理誰正誰邪,只管內進一試。上次到個過深水埗那間新容記,這次剛好運動之後,就來吃吃這間容記。進內拿票,才發現原來截然不同,這間就像酒樓,那間深水埗的新容記像大排檔一樣。這兒的座位比較舒適,還設有大卡位😯,那兒就是坐小圓櫈,感覺比較地道。在樓下的大堂看了一會兒電視,等了一會兒位,竟然,我們五六人的大桌先進去😀,坐在門口等了很久的二人,卻未有座位,真是小確幸。坐在比較近門口的位置,可能因為有升降機,感覺冷氣也不太充足,不太覺得涼爽。風格絕不相同,這兒所主打的都好像是燒鵝、叉燒、燒肉等等。餐牌有些較為複雜,除了單價之外,上面又有另外的孖寶價,還以為,是不是「老友你又中孖寶」那個孖寶。原來,所謂孖寶價,指的是你點了上面其中一項,可以加錢選配的價錢,但是研究過後,發現都只是平了少許😕,於是所有
商業社會,經常會發生這些事,就是成名了,但是有爭吵,然後其中一方就會出來,自立門戶,另起爐灶。上次看到網台的節目,都看到,簡單如中式點心盅頭飯,也竟然出現兩家一樣名字的😏,其中一方不肯說,另一方就說出箇中因由。
🤔之前,據聞這間容記也有類似的過去,本身有間容記。老闆結業賣舖後,在另一地點重開容記。孰是孰非,也不理誰正誰邪,只管內進一試。
上次到個過深水埗那間新容記,這次剛好運動之後,就來吃吃這間容記。進內拿票,才發現原來截然不同,這間就像酒樓,那間深水埗的新容記像大排檔一樣。這兒的座位比較舒適,還設有大卡位😯,那兒就是坐小圓櫈,感覺比較地道。
在樓下的大堂看了一會兒電視,等了一會兒位,竟然,我們五六人的大桌先進去😀,坐在門口等了很久的二人,卻未有座位,真是小確幸。坐在比較近門口的位置,可能因為有升降機,感覺冷氣也不太充足,不太覺得涼爽。
風格絕不相同,這兒所主打的都好像是燒鵝、叉燒、燒肉等等。
餐牌有些較為複雜,除了單價之外,上面又有另外的孖寶價,還以為,是不是「老友你又中孖寶」那個孖寶。原來,所謂孖寶價,指的是你點了上面其中一項,可以加錢選配的價錢,但是研究過後,發現都只是平了少許😕,於是所有菜式都只選擇了單點。
燒肉看似細細粒,但是其實都有10多件,每件呈丁方形,剛剛好一口一件,下面的肉不算太過瘦,不會瘦到滿口痴牙;而上面的皮頂級香脆,又脆又厚,吃落非常過癮。
傳統應該醮芥茉醬,但這兒,一邊是青芥一邊乳豬醬🤔,兩者都係不算太搭調,就乾脆不點,因為肉味本身就頗香。
粉絲蟹煲,看起來,蟹也不太少,雖然不算吃到很多蟹肉,而粉絲的份量也不少,每人夾幾箸都還有。粉絲亦都甚有咬口,不會太林😄。
此外。還觀察到,餐廳裏面的啤酒妹小姐,營營役役,要身穿那些詭異的啤酒妹制服,除了傳銷啤酒之外,現在還需要擔任端菜的服務。其實,本來只懂斟酒、猜枚以及化妝的啤酒妹小姐,又怎麼會無情情懂得傳菜呢。這一點,足可以證明,在香港地工作,很多時候都要身兼多職,既是保安員,也是清潔員;既是傳銷員,又是侍應。
而本人覺得最為美味的,就是其中兩度炸物:其中一個就是容記第一咀,上次在新容記也吃了那個天下第一咀,其實兩者皆是墨魚咀,有人表示,上次新容記的墨魚咀,可能用的油比較舊,因此看上來比較深色。但是這兒的墨魚咀,在之後都沒有變深色,看來應該用新鮮油去炸,炸完都挺亮麗,上面還有少許調味,也不會太鹹。而我印象中,上次新容記的墨魚咀比較大顆,因此以第一口吃的時候就有點兒失望,但是起上來,味道也很好,墨魚咀夠爽口,味道也不錯。
另一個就是這個蝦餅,更加能夠彰顯他的炸物質素甚高,圓形的大蝦餅,炸完都沒有深色,外皮金黃,不算太好味,內裏的蝦肉,不錯,不會太老,亦都不會死實,非常彈牙的狀態。
今文蛋浸白菜就普普通通,金銀蛋都是有些鹹蛋,有些皮蛋粒,白菜份量不少,另外也有些蒜粒,配合起來,如果不吃那粒蒜的話,其實比較清淡,把蒜一併吃下,就會比較香濃
通常,說執不執,執完重開,都沒有好結果,像好時沙嗲(廢時排隊埋齋,或共度最後一夜),或這家容記,試試不太出色便不會再來。
總括來說,上次在新容記,就要我們詢問店員,他才會答你有哪些是推介或是比較多客人點的菜色式。而這間用地,卻不是有人先來傳銷啤酒,或是問你要不要叉燒、燒鵝,或是其他燒味。而吃到七七八八,店員亦都不停問要不要的,碟子上面,明明還有10分之一食物,還未吃完,即是你想多做一點生意,也不用如斯浪費食物吧,正所謂「識食,咪嘥野」嘛。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