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114
36
等級2
6
0
2010-08-16 52 瀏覽
第一次吃這傢麵館,是放工后失意一個人流落在銅鑼灣街頭,隔壁的888排隊不入,誰知路轉溪頭給遇到這樣一家好吃的拉麵舘。之後和友人相約在周日的晚餐,她剛逛完書店穿了一身muji牛仔背帶裙出現在那個矮桌變,吊燈的光線照射在木方桌的她剛新買的書本上——多麽和諧的純正的日本味道!《食神》裏的“黯然銷魂叉燒飯”用料只是簡單的燒味叉燒,但簡單中有真諦,但面前的這晚house ramen, (推薦款,每次只點必點之主食)在方方面面都讓你能讓你感覺到這每碗面都是廚子黯然銷魂的用心作品。只是一碗拉麵,我卻每每記得它的銷魂。其實美麗華店我比較喜歡,那次同muji女的會餐,身旁坐者一對久居香港的日本父子,雖然不知他們在聊什麽,但大致是研究了菜單左右逢迎最後還是點了一道簡單的冷面。周日的晚餐,一對日本父子(子都30+了)選擇各點一道冷面,你就能知道這廚房的功夫有多地道,而吸引兩個日本人不出去找樂子來這裡選擇家鄉的味道了。過了一會,貌似店鋪大老闆的一個一身白色穿戴日式mikimoto的40嵗女子走到他們身旁,看來是老闆的朋友來惠顧被老闆撞到正着,低頭彎腰和孩子他爹噓寒問暖,之後走到廚房把一個電話交給服務生,在店門
更多
第一次吃這傢麵館,是放工后失意一個人流落在銅鑼灣街頭,隔壁的888排隊不入,誰知路轉溪頭給遇到這樣一家好吃的拉麵舘。
之後和友人相約在周日的晚餐,她剛逛完書店穿了一身muji牛仔背帶裙出現在那個矮桌變,吊燈的光線照射在木方桌的她剛新買的書本上——多麽和諧的純正的日本味道!
《食神》裏的“黯然銷魂叉燒飯”用料只是簡單的燒味叉燒,但簡單中有真諦,但面前的這晚house ramen, (推薦款,每次只點必點之主食)在方方面面都讓你能讓你感覺到這每碗面都是廚子黯然銷魂的用心作品。只是一碗拉麵,我卻每每記得它的銷魂。
其實美麗華店我比較喜歡,那次同muji女的會餐,身旁坐者一對久居香港的日本父子,雖然不知他們在聊什麽,但大致是研究了菜單左右逢迎最後還是點了一道簡單的冷面。周日的晚餐,一對日本父子(子都30+了)選擇各點一道冷面,你就能知道這廚房的功夫有多地道,而吸引兩個日本人不出去找樂子來這裡選擇家鄉的味道了。
過了一會,貌似店鋪大老闆的一個一身白色穿戴日式mikimoto的40嵗女子走到他們身旁,看來是老闆的朋友來惠顧被老闆撞到正着,低頭彎腰和孩子他爹噓寒問暖,之後走到廚房把一個電話交給服務生,在店門口鎮靜地講者令一個電話。
殿堂經理好像也使日本人,服務賓至如歸,在香港,其實很少有中价日料店會有日本籍的點長,她們美麗,手腳利索,體貼周到,讓人能笑者面對她把菜點好。入座時她會遞給你一快熱毛巾請你擦手,還會親切遞上竹籃請你把belonging放進去,放在地上。
其實小餐店的家常菜誰都能做,我迷戀的更是這種毫不做作細膩貼心的待客之道。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