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7-05-25
23 瀏覽
在北潭涌跑畢15K,突然很有興致吃泰菜,特別是泰式湯河,便相約友人來九龍城覓食。走進城南道,左面是昌發,右邊是這裡,友人請我選擇,因為上次巳跟專兄等人吃過昌發,就決定試試這間。舖子不算少,但裝置很簡單,全是摺檯膠椅。我一身運動裝束,當然坐立自如,友人則要屈就一點。坐在大雪櫃前的角落位,又算是「睇晒個場」。這裡供應的菜式頗地道,隨便點幾款相信也不會有何差池。先來一客青木瓜沙律,友人戲言要辣一點的,阿姐便帶挑戰的口昒笑問:「5隻辣椒夠了沒有?」,我們「唔拋得」,就接了「椒」。又點了船河及豬手乾撈。本身吃泰菜很多時也會叫個青木瓜或柚子沙律。這裡的青木瓜沙律,除了青木瓜,還有泰式豆角、車厘茄、花生碎等等,當然少不了那5粒「切碎」的紅尖椒。最初的幾口,辣度還可接受;吃到底的部份,因為巳浸透了充滿辣椒籽的魚露及醋,是辣得教人冒汗。友人吃完更要立即召來救「冰」~~可樂加冰!當然吃泰菜,來一味辣辣的涼菜才對頭。這個沙律雖比不上隆姐的加鹹蟹版本(個人認為這道隆姐是這一帶做得最好的),但用料及做法也算正宗,是蠻滿意的了。想吃地道一點的泰河,來碗船河錯不了;上次在昌發忘了叫,今次當然不會錯過。湯底是用豬骨、
舖子不算少,但裝置很簡單,全是摺檯膠椅。我一身運動裝束,當然坐立自如,友人則要屈就一點。坐在大雪櫃前的角落位,又算是「睇晒個場」。這裡供應的菜式頗地道,隨便點幾款相信也不會有何差池。先來一客青木瓜沙律,友人戲言要辣一點的,阿姐便帶挑戰的口昒笑問:「5隻辣椒夠了沒有?」,我們「唔拋得」,就接了「椒」。又點了船河及豬手乾撈。
本身吃泰菜很多時也會叫個青木瓜或柚子沙律。這裡的青木瓜沙律,除了青木瓜,還有泰式豆角、車厘茄、花生碎等等,當然少不了那5粒「切碎」的紅尖椒。最初的幾口,辣度還可接受;吃到底的部份,因為巳浸透了充滿辣椒籽的魚露及醋,是辣得教人冒汗。友人吃完更要立即召來救「冰」~~可樂加冰!當然吃泰菜,來一味辣辣的涼菜才對頭。這個沙律雖比不上隆姐的加鹹蟹版本(個人認為這道隆姐是這一帶做得最好的),但用料及做法也算正宗,是蠻滿意的了。想吃地道一點的泰河,來碗船河錯不了;上次在昌發忘了叫,今次當然不會錯過。湯底是用豬骨、豬血及鴨血敖成的,色澤深濃。喝一口,鮮甜得來帶點微酸,美味又開胃,不錯。配料除幾片肉、豬肝、炸豬皮外,還有大量的蔥、香葉及炸蒜蓉,份量似乎比湯粉還要豐富。可能又是顧談,河粉浸得變了深色也未吃完。友人認為這個船河不錯,就是湯不夠熱﹝說不定其實是談的太多,放涼了也沒察覺!﹞。豬手乾撈附上豬手汁一小碗,一看已知份量不夠撈,立即追加了一碗。這裡的豬手皮很豐腴,肉炆得夠腍亦夠味道,很有水準。乾撈麵配的豬手份量不多,如果人多一點,定會叫一大碟淨豬手吃過夠本。麵底是油麵,撈上豬手汁,也不會不好吃的。當然如果能提供那四合一的醬料架,加點辣椒魚露、紅椒粉等,便跟在Silom街頭吃到的泰式湯粉相去不遠了。
要了杯酸梅冰,酸酸甜甜的,解辣良品。喝著喝著,竟隱約有點利賓納的味道?!
張單竟然大意地給友人埋了,失策,在此謝過。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