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9-28
357 瀏覽
曾幾何時吃西餐是一個很破費的活動,之後有了豉油西餐這東西,這已是很多年之前的事了,不過之後又興起一些廉價的西餐廳,在十多年前盛極一時的農場餐廳,與及現時仍有不少分店的扒王之王及椰林閣等又是一例,可証明這類型的餐廳,確實是有一定的需求,而是日我們就去了一所很街坊的西餐小店。是一所在鴨脷洲大街的小店,店子小小的,環境偏暗而恬靜,其實二人來撐枱腳也不錯,之後大家就看看餐牌,此店主打吃扒、意粉及焗飯,另外更吸引我們眼球的,就是餐牌上有石頭鍋的推介,由於那時天氣很冷,所以最後點了四個石頭鍋,另點了一個意粉及小吃。先來一點餐湯及餐包作熱身,分別是羅宋及忌廉湯,羅宋湯的湯底頗為濃稠,掛上了一點油份,當然是沒有簡單的菜湯那麼的健康,但喝起來就更是香濃,帶點點肉味,而當中的甘筍、西芹、椰菜及薯仔浸至軟腍,其實也是水準之作。忌廉湯看來不是普通的忌廉湯,橙黃色的模樣原來是加入了南瓜,南瓜湯打得幾挺身的,不過無論忌廉味及南瓜味也只能說普普通通,這個湯,不難喝,但也不是好喝。另外單點了一份野菌忌廉雞湯,其份量是要比套餐的大不少,其實這也很正常,不過除了份量是要比套餐的優勝之外,其吃味也是要比套餐的忌廉湯好上不少
當中也混有點洋蔥及薯仔,前者被滾至軟腍中卻還帶點爽口惑,後者就粉腍而有點薯香,而主角羊肉,就始終跟咖哩是絕配,羊肉的天然羶味被咖哩遮掩了一點,但又彼此也個性強烈的展示出來,只不過稍嫌肉質方面不夠鬆腍,不然就更好了。
靚仔也要有內涵才行,不然也只不過是空心老倌,紅酒汁雖當然沒有什麼紅酒味,其實都是比燒汁更濃的味道,多了分胡椒及乾蔥等的香味,味道更是惹味可人,那些汁掛上了在牛尾的骨頭及細滑的牛尾肉上,那味道就跟牛尾那濃濃的羶香成為天作之合,加上牛尾炆煮得腍滑軟熟,近骨頭的膠質更是黏稠豐潤,本人是吃得滿意的。
本人的熱咖啡有一層淺棕色的泡沬在面,不要誤會這可不是什麼泡沫咖啡,其實只不過是一杯即磨咖啡而已,說到是現磨,那咖啡如果不是太過不新鮮,也會有這一層泡沬,咖啡嗅起來一陣淺淺的甘味,當中感到少少酸香,入口果真少少甘,甘中帶點天然酸味,啡身頗為滋潤平衡,以一所小店不專賣咖啡來說,其實已夠合格的了。
雖然說是街坊小店,但六個人吃了五個套餐及一個小吃,平均每人也要八十多元,如果說它是街坊小店,這個價位又不知有多少街坊去花錢吃呢?畢竟大字頭的扒餐有酥皮湯喝,也比這平宜一截,不過以是日的質素而論,於我而言,也其實真的無可厚非。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