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8-05-25
29 瀏覽
本是昨天要來這裡晚膳的,可惜下班後竟然忘了決定,所以才順延一天來到這裡。對上一次是大約在三年來光顧,而那時候剛好雅座滿座,最後只好選在地下而坐。所以,對於這次能夠坐在樓上雅座,意義又多加一重了。雖然這茶記已經是老舖了,但是地方乾淨整潔,沒有水積也沒有食物殘渣,看來老闆在這方面也很著重。既然是第一次來到雅座,當然是立即舉機四處拍照,這裡保留了很多"歷史遺物",例如不知用了多年的痰罐、相信已經絕版的豉油樽、和已買少見少的舊式窗戶等等。拍了一會照後,我們回到正題。牌價上的食物價錢以茶記來說不算便宜,不過當中可看到這裡的特色食物,其中一樣是珍肝(雞肝及豬肝),老闆後來也曾向我們推薦過。最後,食物要了:焗豬扒飯、菠蘿雞絲炒麵、紅豆冰和菠蘿冰~過了一會,老闆拿來一碟雙色芥醬,看到後還以為去了酒樓呢~ 好奇的我當然連這些醬也不會放過,辣醬有點辛辣但帶著甜味,微微的蒜香味令到整體更加惹味。芥末醬香而幼滑,兩個醬也頗有水準,不知是否自製還是外來貨了。先來的當然是紅豆冰跟菠蘿冰。紅豆冰的紅豆有頗強的陳皮味道,紅豆起沙之餘,甜度也適中,這裡使用花奶而不用一般的椰奶,令到整個口感更加幼滑,正﹗菠蘿冰的菠蘿是罐
對上一次是大約在三年來光顧,而那時候剛好雅座滿座,最後只好選在地下而坐。所以,對於這次能夠坐在樓上雅座,意義又多加一重了。
雖然這茶記已經是老舖了,但是地方乾淨整潔,沒有水積也沒有食物殘渣,看來老闆在這方面也很著重。既然是第一次來到雅座,當然是立即舉機四處拍照,這裡保留了很多"歷史遺物",例如不知用了多年的痰罐、相信已經絕版的豉油樽、和已買少見少的舊式窗戶等等。
拍了一會照後,我們回到正題。牌價上的食物價錢以茶記來說不算便宜,不過當中可看到這裡的特色食物,其中一樣是珍肝(雞肝及豬肝),老闆後來也曾向我們推薦過。最後,食物要了:焗豬扒飯、菠蘿雞絲炒麵、紅豆冰和菠蘿冰~
過了一會,老闆拿來一碟雙色芥醬,看到後還以為去了酒樓呢~ 好奇的我當然連這些醬也不會放過,辣醬有點辛辣但帶著甜味,微微的蒜香味令到整體更加惹味。芥末醬香而幼滑,兩個醬也頗有水準,不知是否自製還是外來貨了。
先來的當然是紅豆冰跟菠蘿冰。
紅豆冰的紅豆有頗強的陳皮味道,紅豆起沙之餘,甜度也適中,這裡使用花奶而不用一般的椰奶,令到整個口感更加幼滑,正﹗
菠蘿冰的菠蘿是罐頭貨,甜度不算很重,而這裡沒有加入用來做賓治那紅紅的糖漿,原來的菠蘿冰做法應該就是這樣的了。
一邊看著下面廟街熱鬧的街景,一邊回想這裡曾發生過多少大小不同的故事,隨著時間巨輪繼續轉動,究竟這裡還能夠存在多久呢﹖不過,這裡要是避不過重建的命運,那一定是香港的另一個重大損失。這店特別之處除了有樓上雅座外,它的位置也非常特別。在一方面伴著繁華的廟街,而另一邊剛對著歷史悠久的"榕樹頭",一旺一靜真是十分有趣的環境。
再等一會之後,焗豬扒飯先上。
本看之下,我的焗豬扒飯跟別人的與眾不同,不同之處就是老闆沒有跟照以往的方法,先為客人把炒飯底和上面的餸菜放在碟上,我的反而是原封不動的奉上。這應該是老闆知道我是會舉機拍照的客人,所以才以"不干預政策"來奉上食物。如此心思細密的老闆,真是值得一讚﹗味道方面,炒飯底很明顯是用新鮮飯作材料,聰明的各位也知道用新鮮飯的弊處是飯粒水份過多,絕對不利於用作炒飯之用。豬扒感覺上沒有用上化學物質,有咬勁而有肉味,那些快餐的所謂一班焗豬扒飯完全不是對手。還有,我要多汁的原因是當我上次在下層點了一個焗排骨飯,當時遇到一個問題就是醬汁不足,"乾僧僧"的炒飯吃下去簡直就是活受罪。整個飯的"表現"實在很好,除了炒飯過濕之外,豬扒的味道和"紅汁"的味道也當然配合,果然是招牌菜之一。
菠蘿雞絲炒麵,這個絕對是一個醒胃食物。酸甜的醬汁加上雞絲的滑溜,放在炸至脆口的都上,開胃之餘又可以品嚐著脆口得可以的麵條,喜好酸甜食物的食友一家要試。
這店的環境實在引人入勝,舊的設計彷彿就是一本活著的歷史書,在欣賞的同時享用著美味的食物。不論把酒談歡,還是大夥兒一起到來大刷一餐,絕對是一個不錯的地方~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