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7-06-01
4 瀏覽
在白色房間熬了大半朝,悶得雙眼呆滯,面色發白,備妥手尾,找些新點子試試。曾三過此店而不入,是日興起又試試紅薯粉。一碗薯粉,自選配菜每款加$3,不貴,就選了交來的魚腐及兩味自家製的牛腩、豬潤試試小店手勢。加大碼的碗下充滿著酸菜、炸醬、芽菜等基本配料,吩咐了辣,連牛腩亦一拼過水,值得加分。濃湯底濃郁複雜,懶理內裡乾坤,反正不辣就成了,薯粉闊薄如河粉,呈透明色澤,吸水力強易散,口感遠不及對面大叔吃著呈米線狀的薯粉,後悔。加$3附加的配菜,沒抱太大期望,口感似魚蛋的魚腐,薄切而過火的豬潤,隨便吃過便算了,反而亂刀切下的薄煮牛腩夠入味,鬆化易入口,也對口味。未嚐小店特色辣湯,難而置評,只覺得較連鎖式的米線專門店來得有心機,就隨筆記下當日之感。check:1.翻看資料,紅薯即番薯,源自南美500年前傳到亞洲。來到中國後,將薯仔炸乾後磨成粉末,按要求混入不同元素,做成各式各樣的薯粉。
曾三過此店而不入,是日興起又試試紅薯粉。一碗薯粉,自選配菜每款加$3,不貴,就選了交來的魚腐及兩味自家製的牛腩、豬潤試試小店手勢。
加大碼的碗下充滿著酸菜、炸醬、芽菜等基本配料,吩咐了辣,連牛腩亦一拼過水,值得加分。濃湯底濃郁複雜,懶理內裡乾坤,反正不辣就成了,薯粉闊薄如河粉,呈透明色澤,吸水力強易散,口感遠不及對面大叔吃著呈米線狀的薯粉,後悔。
加$3附加的配菜,沒抱太大期望,口感似魚蛋的魚腐,薄切而過火的豬潤,隨便吃過便算了,反而亂刀切下的薄煮牛腩夠入味,鬆化易入口,也對口味。未嚐小店特色辣湯,難而置評,只覺得較連鎖式的米線專門店來得有心機,就隨筆記下當日之感。
check:
1.翻看資料,紅薯即番薯,源自南美500年前傳到亞洲。來到中國後,將薯仔炸乾後磨成粉末,按要求混入不同元素,做成各式各樣的薯粉。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