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6-16
638 瀏覽
對於福臨門這個食肆名號,相信大部份香港人也殊不陌生,卻多流於報章內的名人版,始終非一般百姓能夠負擔得起之地方。能夠成為富豪們的御用飯堂,還是因為創辦人徐福全先生及其團隊,本身以到會筵席起家,既有深厚功底之餘,多年跑慣江湖之下,已熟悉大戶人家的口味要求,最後當時機成熟之下,選擇覓店開舖,成就本地飲食界的一個傳奇。借助食友的引線下,本人有幸搭上這個「尾班車」飯局之中,依時到達灣仔莊士敦道的分店,當進入內堂之後,沒有想像中金碧輝煌,相對上是較為舒適的環境,卻不乏應有的典雅氣派。菜單例牌上亦已經擬定好,基於開銷的緣故,那些鮑蔘翅肚、山珍百味還是緣慳一面,本著一點好奇或虛榮的心態,還是希望嚐出一些傳統而上乘的廚藝出品。當一位好奇心重的凡夫食客,落在這個富豪飯堂之後,究竟會產生甚麼樣的故事 ?!首先上場的竟然是........簡單不過的叉燒?! 在坊間十元廿塊出品,落到這裡竟然要廿百元一碟,當知悉用上本地新鮮豬肉之後,還是不禁拭目以待。屬最傳統的做法,將梅頭醃好後用上明火吊燒,熟成後則塗上麥芽糖,半肥瘦的出品呈現出玫瑰色澤,旁邊不少部位亦都「帶焦」;肉質雖不算十分軟熟,大體於鬆化之餘,帶點嚼頭反為
當一位好奇心重的凡夫食客,落在這個富豪飯堂之後,究竟會產生甚麼樣的故事 ?!
首先上場的竟然是........簡單不過的叉燒?! 在坊間十元廿塊出品,落到這裡竟然要廿百元一碟,當知悉用上本地新鮮豬肉之後,還是不禁拭目以待。屬最傳統的做法,將梅頭醃好後用上明火吊燒,熟成後則塗上麥芽糖,半肥瘦的出品呈現出玫瑰色澤,旁邊不少部位亦都「帶焦」;肉質雖不算十分軟熟,大體於鬆化之餘,帶點嚼頭反為更加對題,於豐盈的肉味之中,亦不乏恰當的香料及蜜味,事後還是要說一句「物有所值」。
平生不知吃過多少遍烤乳豬,即烤的出品亦不乏相關體驗,這隻貴逾坊間近倍的出品,其中最大賣點,除了計算好出爐時間上桌之外,還要選用了新鮮的豬種作烤製,絕非源自東南亞的「豬殼」所能比擬。體積比平常吃到的稍為大件頭,當中仍感受到餘溫仍存,亦隱約散出若干肉香,經過拍照一番之後,最後才拿回廚房片皮呈客。
先有豬腳及關節等「轉彎位」,外皮仍然脆身之餘,因為附於骨鈣部位,這連筋帶肉的味道,雖然吃起上來不算方便,可適合作配酒之用(按:當晚因為若干原因,最後捨酒相伴,將會容後再談)。跟著送來的是拆肉肋骨,質感於軟熟之餘,帶出的肉香亦重。尤其當拿起經醬汁醃過的肋骨時,可與西式餐廳的Rib Roast有點相似。
從沒想過普通一盅老火例湯,竟會索價逾千餘元那麼高昂,只不過是平常的眉豆、赤小豆、鯪魚及豬腩肉而已,但熬出來的湯水竟是深褐之色,至於箇中味道,當知悉用比坊間花上多倍的火侯作煲製時,怎會不呈現鮮甜之道理?!結果鸁得一眾的添加........或讚好。
這部份可說是「重口味系列」,先來的是紅炆牛筋腩煲,從沒嚐過那麼軟熟及腍化的牛腩肉,至於膠質極重的牛筋部位,更呈現半溶狀態,因選用新鮮來貨關係(按:此乃這餐最大的賣點之一),鮮味固然來得極重,而當中特別之處,亦使用了「蟬退」這種藥材來代替冰糖,既可加速分解肉質之餘,亦不會令味道「失真」。水準來說不容置疑,如果醬汁能夠清淡一點,例如配上蘿蔔等加以相輔,相信效果可來得更佳。
後話:
超過六百元的一餐,可算是個人以來最貴的一頓飯,當晚所嚐的菜式,多數也是水準之作,雖有些許未能盡善,亦不過是食材上未能配合而已。值得一提是侍者的有禮態度,於嚴謹之中亦不失從容,有幸和他們寒喧數句,總算來得友善。稍為垢病的層面,個人認為菜單偏向於濃味重身,如多點清淡菜式,可令整體來得更佳。當晚亦沒有携酒前來,始終百二元一枝的開瓶費,可不是容易的開銷。但綜觀之下,仍然是一個少有而有趣的體驗,起碼對這間名店的印象,亦是有所改觀,最後就借此地盤,謝過攪手們的安排。
陵之微調:A-
用餐於二零一二年六月六日晚上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