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10-18
82 瀏覽
緣起兩生花第二次聚會。由於我念念不忘日東麪包,故提議地點定在北角,謝謝居於新界的食友遷就 。第一站,是網上風評甚佳的、位於電氣道市政大廈的烤爐印度餐廳。早上十一時許,我們抵店 (註:網上資料顯示營業時間為早上十一時),老闆以蹙腳英語著我們四十五分回來,只好請食友陪我往附近便利店買罐冰咖啡。如時折返,老闆擱下一張橙色餐牌,我們開始「研究」:羊肉是我們心愛,非點不可。食友建議燒羊肉 ($72),但見我想試咖哩羊肉 ($62),遂順我心意 。我既選了羊,便請食友點一道牛的,她挑了蕃茄、洋蔥、薑燴牛舌 ($65)。同為麪包「粉絲」,各式烤餅豈可錯過?(這裡有 Prantha、Nan 和 Roti 三種,共八款口味) 我們先後點了芝士烤餅 ($22) 和小麥粉烤餅 ($22)。下單後老闆送來兩碗餐湯。說真的其英語╱廣東話之「翹舌」程度媲美京片子,乍聽令人如墮五里霧中 ,幸食友耳尖。湯色「橙」得有點可疑,以甘筍、蕃茄等蔬菜熬成 (老闆介紹湯料,「耳背」的我只聽到 carrot 和 tomato 二字,哈 )。沒有配料,稀若清水,味道頗像快餐店雜扒飯的汁醬,微酸,又透著淡淡薑味。我覺得怪怪的 ,不難
兩生花第二次聚會。
由於我念念不忘日東麪包,故提議地點定在北角,謝謝居於新界的食友遷就 。第一站,是網上風評甚佳的、位於電氣道市政大廈的烤爐印度餐廳。
別瞧我一面倒地批評,當食友問我喜歡哪一道主菜,我還是回答咖哩。一陣子沒吃,太想念它,敢情加了分,嘻嘻。
印度烤餅五花八門,下單前我約莫知道 Roti 和 Nan 之分別 (我吃過囉 )。Roti 只以麪粉和水搓成,毋需發酵;Nan 原材料較多,搓好麪糰後發酵數小時方入爐烤焗。這是最簡單的麪包原理──曾歷發酵自比不曾歷發酵的鬆軟。芝士烤餅 (Cheese Nan) 熱騰騰又香噴噴的,圓圓一大塊分成四件,柔熟且充滿麪粉香氣 (「傳統」的外脆內軟、富嚼勁;這兒則乾身、口感軟潤。各有各優點 ),掰開時半溶狀芝士「拉絲」叫我們興奮不已 ,忍不住相互充當「手模特兒」拈著拍照!光吃已夠棒,蘸汁夾肉同吃,又是另一番滋味。
服務方面,老闆真箇「後知後覺」 !在我們用餐途中方遞上另一張綠色餐牌,叫人不甘心的是,竟然有附飲品的午市套餐,像咖哩羊肉,差不多便宜一半 。就算散點,也是橙比綠貴。結帳時,老闆初以橙的計算,報數一七一,食友忙指著綠的「據理力爭」,結果減至一六三 (比我們算的還便宜,賺到了 )。兩生花「錙銖必較」?為甚麼不?八塊錢足夠我買方包雞蛋做一客不輸澳牛的炒蛋多士了。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