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4-07-25
6 瀏覽
難得有一晚完全空閒,自己一個去油尖旺行下,諗起之前有食家對這裡的焗排骨飯有點意見分歧,不如就來試試究竟係米差左。七時多來到,爬上那條長長的樓梯上閣樓,都有四、五檯客。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望著五光十色、人來人往的榕樹頭,確係幾正的另類夜景。美都亦十年如一日,那個「for display only」的收銀機、直角卡位、舊式痰罐及那些可作文化遺產的紙皮石牆。叫了焗排骨飯同涷菜蜜,專登望住隻錶,今次十分鐘唔使就有得食。但見個店小二用隻鐵匙羹將焗飯撥落隻碟度,似乎唔使好高技巧至做得到。看這個焗排骨飯,又好似不大對頭,「炒飯」及「焗排骨+西汁」是各據一方,互不相干,咁其實呢個飯唔需要拿去焗,就咁將兩者加埋效果都會差不多。雖然個飯一定是焗過的,但全無焗飯的效果,是有點「有實無型」,都幾特別。排骨似平時吃過的咕嚕肉,是走過油的,應該一早做定,因為幾「死實實」,有骨卻無肉味。吃到這裡也不禁有點失望,似乎以前啖啖肉好味的排骨是一去不再了;西汁不鹹不酸不甜,拿來撈飯都唔得,而炸過的排骨粒「圍」上這個杰汁,是雪上加霜;炒飯份量多,炒得乾身又不油,廚房還可拿點功架出來,不過同個焗飯的整體評分幫助不大。埋單55蚊
七時多來到,爬上那條長長的樓梯上閣樓,都有四、五檯客。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望著五光十色、人來人往的榕樹頭,確係幾正的另類夜景。美都亦十年如一日,那個「for display only」的收銀機、直角卡位、舊式痰罐及那些可作文化遺產的紙皮石牆。
叫了焗排骨飯同涷菜蜜,專登望住隻錶,今次十分鐘唔使就有得食。但見個店小二用隻鐵匙羹將焗飯撥落隻碟度,似乎唔使好高技巧至做得到。看這個焗排骨飯,又好似不大對頭,「炒飯」及「焗排骨+西汁」是各據一方,互不相干,咁其實呢個飯唔需要拿去焗,就咁將兩者加埋效果都會差不多。雖然個飯一定是焗過的,但全無焗飯的效果,是有點「有實無型」,都幾特別。
排骨似平時吃過的咕嚕肉,是走過油的,應該一早做定,因為幾「死實實」,有骨卻無肉味。吃到這裡也不禁有點失望,似乎以前啖啖肉好味的排骨是一去不再了;西汁不鹹不酸不甜,拿來撈飯都唔得,而炸過的排骨粒「圍」上這個杰汁,是雪上加霜;
炒飯份量多,炒得乾身又不油,廚房還可拿點功架出來,不過同個焗飯的整體評分幫助不大。
埋單55蚊,以食物水準來說當然唔抵,睇怕都係最後一次來。容許我講句,一哥豬扒飯可能會好一點。
諗落這裡也不是全無賣點的,起碼也可讓時下的年青人知道什麼是老式茶餐廳,唔使日日老麥家鄉雞。
呢度仲可以做幾耐真係唔敢講,但呢個焗飯的水準差左就係事實。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