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20-09-04
454 瀏覽
香港人對拉麵及沾麵的熱愛, 和接受程度, 絕對不會比一般人少. 拉麵在香港的定位, 不再只是用來飽腹的經濟食品, 而是變成了一種潮流文化. 動輒百多元一碗在這裡並不罕見, 反而不易在日本見到, 食材多元化中更見玩味. 正如這次要介紹的Mashi No Mashi, 就是鼎鼎大名, 由濱田壽人領導的Wagyumafia的Second Line, 它比本線便宜得多之餘, 主打也是宮崎出產的尼崎牛, 而且廚師上菜前的招牌甫士也有, 用來打卡一流. 說到尾崎牛, 它是和牛界少有以飼養者命名的品種, 由尾崎宗春先生研發, 比起其他和牛, 它的脂肪那一種清爽的味道, 而且養飼時間比一般和牛多六個月, 務求將肉香和脂香的平衡度提高.我點的是一百五十元和和牛沾麵, 以尾崎牛腩片炙燒, 油香肉嫰, 外皮帶點焦香, 如此長條的牛腩片從外表看甚有霸氣, 和牛油沾在麵條上令其有油香, 亦帶油亮. 麵條厚身掛湯力強, 但麥香一般, 也是沒有如彩般的麥粒. 沾汁內裡有和牛肉粒和蔥段, 咸鮮味重, 沾汁夠濃夠稠, 沒有魚介粉就是純粹的牛香. 另外也點了和牛煎餃, 一百二十元半打應該是我吃過最貴的, 以尾崎牛肉碎作餡
我點的是一百五十元和和牛沾麵, 以尾崎牛腩片炙燒, 油香肉嫰, 外皮帶點焦香, 如此長條的牛腩片從外表看甚有霸氣, 和牛油沾在麵條上令其有油香, 亦帶油亮. 麵條厚身掛湯力強, 但麥香一般, 也是沒有如彩般的麥粒. 沾汁內裡有和牛肉粒和蔥段, 咸鮮味重, 沾汁夠濃夠稠, 沒有魚介粉就是純粹的牛香. 另外也點了和牛煎餃, 一百二十元半打應該是我吃過最貴的, 以尾崎牛肉碎作餡料, 沒有太多蔬菜, 一口下去就是牛湯汁和牛油結合的味道, 比沾汁的牛味更澎湃呢!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