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8-04
1123 瀏覽
有時侯會覺得不單做朋友、找伴侶要合眼緣, 講緣份, 覓食過程亦如是。 資訊發達, 報章雜誌以外, 從社交網站已可得知飲食潮流的最新動向, 見人家的照片這麼吸引, 不自覺又動了心。 提到個人喜愛的菜系, 不假思索會選擇西式, 意大利菜、美式等各有各的好, 但偶爾也想轉轉口味。認識到老掌櫃, 是源於雜誌的一篇報導, 選址大角咀這不常到訪的舊區, 當初有新發現時已在想可拉一隻辣腳相伴, 原來她亦有此意思, 只可惜時機不合, 好望暫且成空。 後來陸續見食評流出, 再次引發一試的決心, 是日整天都在中上環游走, 拖著緩慢的步速, 東看看, 西看看, 不知不覺已八時多, 是時侯為晚餐作打算呢! 腦海裡突然一閃, 閃出菜館的名字, 反正奧運站也算順道, 好應去會一會吧?從鐵路站C出口步出, 沿大角咀道一直走, 至福澤街轉入, 只見那火熱的招牌, 門前繫上兩個紅燈籠, 跟左右兩旁的對聯加起來, 極富傳統特色, 很顯眼呢! 探頭一看, 已差不多九時, 仍幾近滿座, 碰巧有數檯正在結賬, 很快已安頓好。 佔地不算大, 桌子都靠得密密的, 還好未感到太局促。 檯椅皆是木製, 跟棕色的主調相襯, 照著微黃的燈
不是為辣而來, 但有得辣又確實無拘, 呵呵! 每見水煮、辣子、麻辣等字眼, 都份外雀躍, 無意中翻至小菜一頁, 只見那道滿堂紅的雞塊, 實在邪惡, 隨即衝口而點了辣子雞丁($78), 滿心歡喜等待辣味來臨。 誰知端來時一看, 完全變了樣, 像是洋葱青椒炒雞丁。 拿餐牌一看, 才驚覺心目中想要的竟有另一個名字椒麻雞塊($78)?
真正的主角出場了, 飄來陣陣辣香, 乾身的雞件被紅辣椒重重包圍, 加入香口的花生和芝麻, 如此刺激, 足教人垂涎欲滴。 有別似小巧的丁粒, 大大件的連著骨頭, 外層炸至乾身, 肉質結實不鞋, 連雞皮也脆卜卜, 不用太費力已可離骨, 別以為這麼多辣椒一定激辣, 但實情是辛香為主導, 麻味還要出, 辣度比想像中低很多。 也許雞塊偏大, 辣香未能充分滲入, 未知店方會否考慮稍作改良, 增加多少辣度, 令整體的味道更為豐富?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