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49
12
等級4
2014-08-04 1123 瀏覽
有時侯會覺得不單做朋友、找伴侶要合眼緣, 講緣份, 覓食過程亦如是。 資訊發達, 報章雜誌以外, 從社交網站已可得知飲食潮流的最新動向, 見人家的照片這麼吸引, 不自覺又動了心。 提到個人喜愛的菜系, 不假思索會選擇西式, 意大利菜、美式等各有各的好, 但偶爾也想轉轉口味。認識到老掌櫃, 是源於雜誌的一篇報導, 選址大角咀這不常到訪的舊區, 當初有新發現時已在想可拉一隻辣腳相伴, 原來她亦有此意思, 只可惜時機不合, 好望暫且成空。 後來陸續見食評流出, 再次引發一試的決心, 是日整天都在中上環游走, 拖著緩慢的步速, 東看看, 西看看, 不知不覺已八時多, 是時侯為晚餐作打算呢! 腦海裡突然一閃, 閃出菜館的名字, 反正奧運站也算順道, 好應去會一會吧?從鐵路站C出口步出, 沿大角咀道一直走, 至福澤街轉入, 只見那火熱的招牌, 門前繫上兩個紅燈籠, 跟左右兩旁的對聯加起來, 極富傳統特色, 很顯眼呢! 探頭一看, 已差不多九時, 仍幾近滿座, 碰巧有數檯正在結賬, 很快已安頓好。 佔地不算大, 桌子都靠得密密的, 還好未感到太局促。 檯椅皆是木製, 跟棕色的主調相襯, 照著微黃的燈
更多
有時侯會覺得不單做朋友、找伴侶要合眼緣, 講緣份, 覓食過程亦如是。 資訊發達, 報章雜誌以外, 從社交網站已可得知飲食潮流的最新動向, 見人家的照片這麼吸引, 不自覺又動了心。 提到個人喜愛的菜系, 不假思索會選擇西式, 意大利菜、美式等各有各的好, 但偶爾也想轉轉口味。
62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認識到老掌櫃, 是源於雜誌的一篇報導, 選址大角咀這不常到訪的舊區, 當初有新發現時已在想可拉一隻辣腳相伴, 原來她亦有此意思, 只可惜時機不合, 好望暫且成空。 後來陸續見食評流出, 再次引發一試的決心, 是日整天都在中上環游走, 拖著緩慢的步速, 東看看, 西看看, 不知不覺已八時多, 是時侯為晚餐作打算呢! 腦海裡突然一閃, 閃出菜館的名字
, 反正奧運站也算順道, 好應去會一會吧?
80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從鐵路站C出口步出, 沿大角咀道一直走, 至福澤街轉入, 只見那火熱的招牌, 門前繫上兩個紅燈籠, 跟左右兩旁的對聯加起來, 極富傳統特色, 很顯眼呢! 探頭一看, 已差不多九時, 仍幾近滿座, 碰巧有數檯正在結賬, 很快已安頓好。 佔地不算大, 桌子都靠得密密的, 還好未感到太局促。 檯椅皆是木製, 跟棕色的主調相襯, 照著微黃的燈光, 不失典雅, 還多了一份親切感。
1541 瀏覽
2 讚好
0 留言
1956 瀏覽
2 讚好
0 留言
餐牌封面設計成紅彤彤的, 十分搶眼, 還很墜手。 選擇比預期中多變
, 細分成涼菜、餃子、小炒、飯麵、甜品等, 當中大部份都見慣見熟, 但仍找到一些特色菜, 心裡美、東北亂燉、酸菜餃不太常見, 選擇困難症又要發作啦! 同行者的嗜辣程度不如我般瘋狂, 更口口聲聲說不要辣品, 怎料到最後還是被我所「感化」……
86 瀏覽
4 讚好
0 留言
餐牌首頁, 正是各式口味的餃子, 豬肉佔較重的比例, 另備有羊肉和素菜, 教多心的人頭痛了。 隨心挑了西洋菜豬肉餃($38), 一客十隻, 份量挺足, 怕太多的話亦可選五隻配湯麵, 靈活性大。 喜見每隻都脤卜卜, 很豐滿的樣子, 收口壓邊算不上細緻, 但就是捏得緊, 完整沒爆開。
47 瀏覽
2 讚好
0 留言
急不及待要咬下去, 一時沒為意用大點力, 裡頭的肉汁噴了出來
, 太論盡啦! 外皮不是超薄透光的一種, 偏扎實, 然而韌度高, 煙韌的感覺猶在, 愈嚼愈是嚐出麵粉的甜香, 餡料填得滿滿的, 菜肉早剁至幼細, 綿滑不糊, 每口都是鮮香
, 原汁原味。 喜歡濃味的亦可蘸些香醋和豆瓣醬, 更添香口, 只嫌冷氣未免太強勁, 餃子很快便被吹涼, 特別是頂部收口, 略厚自更易乾身呢!
不是為辣而來, 但有得辣又確實無拘, 呵呵! 每見水煮、辣子、麻辣等字眼, 都份外雀躍, 無意中翻至小菜一頁, 只見那道滿堂紅的雞塊, 實在邪惡, 隨即衝口而點了辣子雞丁($78), 滿心歡喜等待辣味來臨。 誰知端來時一看, 完全變了樣, 像是洋葱青椒炒雞丁。 拿餐牌一看, 才驚覺心目中想要的竟有另一個名字椒麻雞塊($78)?
54 瀏覽
3 讚好
0 留言
心情頓時跌至谷底, 不斷在怪自己沒看清楚, 自以為事
, 禁不住發了晦氣。 後來店員主動作了解, 只好膽粗粗將實情相告, 還以為只是公式地一問, 沒料到竟主動向廚房提出是否可更換, 得來一聲親切的「可以, 對胃口才最重要」, 言語間沒半點不耐煩, 反之是相當親切, 滿窩心的。

真正的主角出場了, 飄來陣陣辣香, 乾身的雞件被紅辣椒重重包圍, 加入香口的花生和芝麻, 如此刺激, 足教人垂涎欲滴。 有別似小巧的丁粒, 大大件的連著骨頭, 外層炸至乾身, 肉質結實不鞋, 連雞皮也脆卜卜, 不用太費力已可離骨, 別以為這麼多辣椒一定激辣, 但實情是辛香為主導, 麻味還要出, 辣度比想像中低很多。 也許雞塊偏大, 辣香未能充分滲入, 未知店方會否考慮稍作改良, 增加多少辣度, 令整體的味道更為豐富?
42 瀏覽
3 讚好
0 留言
習慣要點些飽肚的麵點作結, 眾多選擇裡頭, 對排骨擔擔麵($42)的興趣最大。 先評賣相, 蠻正規的, 麵條上放了小量肉碎、花生、芝麻和葱花, 湯底濃度適中, 麻醬的香味完全散佈其中, 不會愈吃愈淡, 令人驚喜的是辣味夠出眾, 富層次感
, 不只辣油這麼簡單。
47 瀏覽
3 讚好
0 留言
蛋麵偏幼滑, 不像油麵般粗身, 掛湯能力強, 即使放了一會亦不易變腍, 後來看回食評才知他們樂於聽取客人意見, 換了供應商, 如今吃至後段仍感彈牙, 跟濃湯融和。 相比上星期在別店所吃的, 簡直差天共地, 稀淡如水且香氣欠奉, 最後吃剩了不少。 相反這碗卻令我吃得開懷起勁
, 惹味濃郁集於一身, 二人爭著在吃, 場面挺有趣的。
97 瀏覽
2 讚好
0 留言
旁邊的排骨像成了配角似的, 擺放得略為凌亂, 表層欠了上海版本的酥脆, 但咬落鬆化, 沒乾鞋得可怕, 像嚐出香料的味道, 釋出陣陣幽香, 不太膩口。
1237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本想用甜品畫上完滿的句號, 奈何這天甜胃已夠滿足, 別太過份吧? 是次初訪除美味之外, 亦深深感受到店員的熱情相待, 凡事以客為主, 從心出發
。 對出品要求嚴格, 重視客人的一話一語, 不是很值得支持嗎?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4-08-02
等候時間
5 分鐘 (堂食)
人均消費
$80 (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