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213
71
等級3
39
0
朋友來到香港出差,時間匆匆,說了請她吃飯,要坐得舒服又要有點名氣,就選了鼎泰豐。鼎泰豐在香港有四家分店,但最著名最多獎項最高人氣,還是新港中心的這家。然而,新港中心不知道是風水還是格局設計缺陷,雖然處於廣東道和海傍道兩條人流大街的交界,但人流仍被海港城吸走了大半,因此以前鼎泰豐剛開張時,確實振興了整個商場的人氣,這家鼎泰豐最旺盛時,進來新港中心的人流,近半就是來這裡。然而,自從這家分店前些年入選米芝蓮星級榜單以後,鼎泰豐的名氣響了起來,分店也陸續遍布全球,但味道卻沒有以前那麼驚艷,聽台灣朋友說那裡的鼎泰豐就好像專做遊客生意,她們在台灣也不是常去。今年,即使新港中心的分店入選米芝蓮車胎人(米其林必比登)榜單,也難掩連續數年落榜米芝蓮一星的疲態。以前在海港城工作,常來這家鼎泰豐,感覺座位有點擠(尤其是兩人座,永遠是貼著旁邊的鄰座),也規定飯市期間從入座起 90 分鐘內就要結賬,就有一段時間沒再來。由於這裡不設訂位,只能 Walk-in,這次請吃飯就特意提前來拿位,來到才知馬上可入座,當然沒多久還是依舊滿座,但已沒有前些年等待大半小時的盛況,而且輪候人氣也明顯不如對面的唐宮小聚(而且人家還沒
更多

朋友來到香港出差,時間匆匆,說了請她吃飯,要坐得舒服又要有點名氣,就選了鼎泰豐。鼎泰豐在香港有四家分店,但最著名最多獎項最高人氣,還是新港中心的這家。然而,新港中心不知道是風水還是格局設計缺陷,雖然處於廣東道和海傍道兩條人流大街的交界,但人流仍被海港城吸走了大半,因此以前鼎泰豐剛開張時,確實振興了整個商場的人氣,這家鼎泰豐最旺盛時,進來新港中心的人流,近半就是來這裡。

然而,自從這家分店前些年入選米芝蓮星級榜單以後,鼎泰豐的名氣響了起來,分店也陸續遍布全球,但味道卻沒有以前那麼驚艷,聽台灣朋友說那裡的鼎泰豐就好像專做遊客生意,她們在台灣也不是常去。今年,即使新港中心的分店入選米芝蓮車胎人(米其林必比登)榜單,也難掩連續數年落榜米芝蓮一星的疲態。

以前在海港城工作,常來這家鼎泰豐,感覺座位有點擠(尤其是兩人座,永遠是貼著旁邊的鄰座),也規定飯市期間從入座起 90 分鐘內就要結賬,就有一段時間沒再來。由於這裡不設訂位,只能 Walk-in,這次請吃飯就特意提前來拿位,來到才知馬上可入座,當然沒多久還是依舊滿座,但已沒有前些年等待大半小時的盛況,而且輪候人氣也明顯不如對面的唐宮小聚(而且人家還沒有米芝蓮的招牌)。

我們坐下就先叫了四份涼菜。台式四季豆:口感爽脆,肉碎醬也香口。四喜烤夫:用大豆纖維麵筋,似豆腐水泡,但質地密度更高,口感更實在,配上冬菇絲、金針菜、木耳、筍片,以蠔油和豉油拌勻,咸中帶甜。香干馬蘭頭:把馬蘭頭切成菜蓉,混入了豆腐干,但這次弄得有點太鬆散,用匙勺一弄就掉出碟外。什錦豆乾絲:就是把豆乾絲、海帶絲、芽菜,加上酸辣汁涼拌,只覺口感一般。

然後,我們也叫了兩樣主食。鷄肉小籠包:皮薄但有靭性,不會夾上就爛,裏面也餡靚多汁(但朋友試完就說吃小籠包還是要去上海),要讚的是這裏用布替蒸籠墊底(外面的店用紙墊蒸籠),由於蒸包時布會變濕,夾起小籠包時也不會弄穿包皮漏掉湯汁。紅燒牛肉麵:湯底濃郁,麵身彈牙,牛肉軟腍,牛筋軟滑,牛肉牛筋都有長時間炆燉透身入味的鬆軟口感(但水平還是不及台北的永康牛肉麵),問題是價錢小貴,牛肉牛筋合共只有四小塊,加上麵底就要九十多元,這樣的價錢在外面專門店還是有很多選擇。

很多菜式都保持水準,但有些招牌菜不够地道(比如:小籠包不及上海,牛肉麵不及台北)。每樣價錢看似不貴,其實只是精品點心的份量,如換成正常小菜份量,也不算便宜化算。而且由於香港的高物價,這幾家分店可能就是全球最貴的鼎泰豐。

要讚的是,侍應態度有禮也醒目,幾次舉起手已經知要加水斟茶,90分鐘過後也沒有催促結賬。食品質素總體不過不失,質量還是有一定保証,只是出品已沒有當年過江龍的銳氣,但在香港吃中檔台灣菜仍是穩健的選擇。礙於點評的評分只有五檔,以前和現在的鼎泰豐,我同樣會給四星,但以前是貨真價實的四星,現在只值三星半,米芝蓮一星有點過譽,但入選米芝蓮車胎人(必比登)則算名符其實。

12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9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0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4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9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3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3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8-08-02
用餐途徑
堂食
用餐時段
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