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6-18
156 瀏覽
張生記這大名在杭州也是人所共知的,繼樓外樓後,也應該是它吧,前一陣子,知道張生記的廚子來了帝苑軒做客藉,所以也特地在師傅回杭州前的一個周末來一吃其手勢。來到已是近八時,也是座無虛席的,仿彿帝苑酒店內的食店,沒有受金融海嘯的影響,可能它們的質素也真的也不賴吧,所以常說,只要做得好菜,也必定可以生存的, 而今晚,幸運的是我和女友是訂了座的,所以也能立刻有座位,而其後見其他食客欲來也無從了。也知道張生記最馳名的是其老鴨煲,但今天只拉了女朋友一起來吃,一定是吃不完的了,所以吃吃其他的,試一點地道的杭州小吃及小菜,也可知一二吧,所以今晚我和女友二人是每樣也點一點點的,點了小吃響鈴,一碗杭州的魚丸湯,一碗杭州的麵食貓耳朵,而主菜點了一個東坡肉糯米飯,最後是幾乎每次吃杭州或上海菜也必吃的甜品,酒釀丸子,心想應該是夠吃了吧。先來的反為是那碗貓耳朵,也其實是一點很普通的麵食,質感有如通粉一樣,但是形狀有如一隻貓耳朵,至於是否真的很像貓耳朵,真的是見仁見智,中間稍為凹陷,儲着一點上湯同放進口中,也是簡單的美味,和扭扭粉 及通心粉同一個道理,而另外也加入了一點青豆、金華火腿、荀絲及河蝦,也是簡單而挺美味的,
張生記這大名在杭州也是人所共知的,繼樓外樓後,也應該是它吧,前一陣子,知道張生記的廚子來了帝苑軒做客藉,所以也特地在師傅回杭州前的一個周末來一吃其手勢。
來到已是近八時,也是座無虛席的,仿彿帝苑酒店內的食店,沒有受金融海嘯的影響,可能它們的質素也真的也不賴吧,所以常說,只要做得好菜,也必定可以生存的, 而今晚,幸運的是我和女友是訂了座的,所以也能立刻有座位,而其後見其他食客欲來也無從了。
也知道張生記最馳名的是其老鴨煲,但今天只拉了女朋友一起來吃,一定是吃不完的了,所以吃吃其他的,試一點地道的杭州小吃及小菜,也可知一二吧,所以今晚我和女友二人是每樣也點一點點的,點了小吃響鈴,一碗杭州的魚丸湯,一碗杭州的麵食貓耳朵,而主菜點了一個東坡肉糯米飯,最後是幾乎每次吃杭州或上海菜也必吃的甜品,酒釀丸子,心想應該是夠吃了吧。
先來的反為是那碗貓耳朵,也其實是一點很普通的麵食,質感有如通粉一樣,但是形狀有如一隻貓耳朵,至於是否真的很像貓耳朵,真的是見仁見智,中間稍為凹陷,儲着一點上湯同放進口中,也是簡單的美味,和扭扭粉 及通心粉同一個道理,而另外也加入了一點青豆、金華火腿、荀絲及河蝦,也是簡單而挺美味的,但以這個價錢來說,真的是細碗了,可能是在酒店吃的緣故吧。
之後來的是杭州的魚丸湯,也如上的一樣,細細碗的,只有兩粒魚丸,每粒價值數十元的魚丸,也確實是美味,除了吃得出有鮮魚的味道外,也是一貫杭州的風格,口感鬆化無比,配上只有一點金華火腿煲的上湯,清淡下有點鹹香,更能突出魚的鮮味。
之後來的還不是那小吃響鈴,而是東坡肉糯米飯,所以也唯有先吃主菜了,而點此道也只是為了貪得意,因為東坡肉就吃得多了,但以東坡肉配糯米飯一起吃也真的是第一次,在一碟糯米飯的中間埋藏了一塊小小的東坡肉,也真的是很吊癮的,和女友分吃,每人也只有半塊,拔出來一看,也真的是一塊對版的東坡肉,五層的肥瘦相間,而且肉及表皮也被醬油染得啡啡的了,吃下一口也是肥美甘香,豐腴可口,油份在口中當爆發,很是暢快,而糯米飯也不讓這小小的東坡肉專美,每粒糯米飯吸飽了豬油及醬油,吃下也真的很是好吃,而且糯米飯是預先跟那些醬油同煮,比用東坡肉的汁來撈飯更為入味,是完全兩回事。
而等到最後,響玲也終於的來了,一碟也有十多塊,是今晚吃多碟之中最慷慨的一道了,所以也是最為飽肚的,吃下一口,也是非常脆的,而且腐皮可能真的是從杭州來的吧,薄得很呢,雖然也是一貫的油了一點,但也真的好吃,而跟杭州酒家的響玲的最大分別之處是,這兒的做得比那兒的淡身,那邊的響玲是比較甜的,其實至今也不知為何是咁甜的,但此處淡身的響玲也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可讓我吃到一點腐竹的原味,也挺可口的,而女友也點上茄汁來吃,比吃薯條更好味呢。
吃飽了鹹點後,就來了我的至愛酒釀丸子了,此處的洒釀也真的是滿有酒味的,甜湯黏杰度剛好,不會是稀稀的,也不會如漿糊一樣,在甜湯的表面也撤上了一點桂花,所以也有一陣我也喜歡的桂花香,至於那丸子也是粒粒飽滿,原來咬開是有餡的,原來點了的不是丸子,而是寧波湯丸來的,湯丸粉皮搓得軟糯煙韌,也很有糯米香的,而在內的芝麻餡也是很香芝麻味的,而且口感滑溜,可能是豬酒之功吧,所以好吃得東西,從來也是邪惡的。
雖然吃不到老鴨煲,但怎說也吃了五款不同的鹹甜佳餚,也算是試了張生記師傅的手勢吧,也着實不錯,希望以後有機會,會在到杭州再度光顧吧。
張貼